論性別差異的先天與後天之爭 何亭嫻

壹、男女大不同 ~男性與女性在生理上及心理上的差異

我們經常說,男女有別,男性與女性不僅在身體方面有顯著的差異,在性別特質及行為方面,亦常呈現出兩相對照的二分的取向。在生理方面的差異有內在的基因、染色體、生殖器官、荷爾蒙分泌,外顯的第二性徵、體格體型上的不同,說明如下:

分類

女性

男性

基因

第 23對染色體 XX

第 23對染色體 XY

生殖器官

卵巢、子宮、輸卵管、陰道、陰蒂

內分泌

卵巢分泌的動情素─女性荷爾蒙

睪丸分泌的雄激素─睪丸酮 ( 男性荷爾蒙 )

第二性徵

乳房凸出、月經

乳房平坦、喉結、變聲、精子

體格體型

較嬌小、骨盆大、聲音尖細、

個年齡層存活率較高、平均壽命較常

身高較高、體重較重、肩膀較寬、

肌肉力量較大、聲音低沉

整理自:劉仲冬 (1999:29-30)、http://www.socialwork.com.hk/artical/lesson1.htm

在心理、特質和行為方面,則易受性別刻板印象、性別角色及職業分工等其他複雜因素因素之影響,略整理如下:

 

女性

男性

 

感性,注重主觀感受,敏感別人需要多於理性分析

理性,容易抽離情感

傾向需要親密的感覺

傾向需要權力

陰柔

陽剛

依賴

獨立

需要被聆聽

喜愛被崇拜

較喜愛從事靜態活動

愛動態活動

著重協商,避免傷害對方,保持和好關係

被保護的需要

較強保護他人的慾望

關係取向 注重直覺、感受及人際關係的表達與考慮

善於用言語表達想法及感受

較不習慣表達思想及感情

語言能力較佳,語言的較具流暢性、理解力、創造性。

數理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感、方向感較佳。

愛乾淨整潔

著重環境整潔者較少

較愛美、注重外表、打扮

次之

照護者角色、家務勞動者

幼教及國小老師、護士,家庭主婦、

醫生、工程師、司機、軍人

協調者

支配者 / 主管

會計、秘書

參考:性別差異與性別形象 http://www.truth-light.org.hk/article_v1/doc/S3_5.doc

 

貳、造成性別差異之因,先天?後天?

是什麼原因使得男女大不同?社會學家及人類學家們相信為是受後天社會化的影響及教養而來;生物學家們則相信,今日男女兩性的行為方式,是人類漫長的歷史演進及悠久的物種演化而成的最終結果, ( 簡皓瑜譯, 2004 ) 。但也有一種說法是,行為不只是單純的先天決定或後天決定,它是先天和後天的交互作用,共同決定而來的,它的機制就是同化和調適。 ( 洪蘭譯, 2005) 。

性別研究原有兩個歷史源流,泛文化的人類學研究及生物醫學研究,生物學在解釋動物行為上獨占了發言權,但討論到人類行為,生物學似乎不在那麼有力 / 理,今日的性別研究 (gender study) 比較靠近社會科學傳統,但長久以來的的爭辯─ nature vs. nurture 即先天與後天 / 自然與教養 / 遺傳與環境之爭,尤其在這個生化科技進步的現代,更是個不斷被爭議的問題。 ( 劉仲冬, 1999) 。

性 (sex) 與性別 (gender) 劉仲冬 (1999) 提到,先天的生物差異被稱為「性別」 (sex) ;後天習得的社會性角色表現,稱之「性 ( 類 ) 屬」 (gender ,或又稱作「社會性別」 ) 。莊明貞 (2003) 也指出,性 (sex) 是由男女生殖器官差異出發,來探討生裡的性別所衍生的相關問題,強調生物本源、生殖器官差異,偏重行為生理、心理、社會差異,及生育、生殖、家庭功能的探討。「性別」 (gender ) ─ 包括生理的「性」所衍生的差異,以及社會、文化所建構的性別觀念,其範疇是「性的社會建構」。

一、後天論者 ~ 人類學家、社會學家 ( 涂爾幹 ) 、精神分析學派 ( 佛洛伊德的早期決定論 )

性別,不是源自於生理,而是源自於心理 西蒙伯瓦在《第二性》一書中提到:「人不是生為女人,而是變成女人」,揭示了性別差異非生物的,而是社會的。人類學者米德 (Mead) 觀察三個原始部落後的發現: 第一個部落,女性負責狩獵、富攻擊性 ,男性洗衣、煮食、帶孩子、較依賴;第二個部落,男性負責狩獵、富攻擊性,女性負責生養孩子、洗衣、煮食、依賴較高;第三個部落:男女共同去狩獵、共同生養孩子,該研究結果趨向先天的 sex ,與後天社會文化建構的 gender 是可分的。 社會學理論亦支持了這個看法,結構功能論者認為,性別特質差異及角色差異之所以存在,係基於社會性別分工的需要,男女之間的互補性使兩性間的競爭緩和,社會趨於和諧運作。

有社會學之父之稱的涂爾幹,即是將其社會學研究奠基在白板理論之上,他認為:人類本質是社會作用力的結果行為,不是原因。人類行為的原因是在人體之外的,社會現象是真實的、可重複的、可界定的、也是科學的,但不能被化約為生物學。 ( 洪蘭譯, 2005) 。

人類本質的一般特性是社會生活的結果,不是它的原因,人類特性不能給它特別的型態,只是使它成為可能。集體的表現、情緒和傾向並非由個體的某個意識狀態造成的,而是由社會團體所在的情境造成的,個人本質只是尚未成形的材料,社會因素使它定型與轉變。

男子氣概的養成─社會化、教養的結果 在一個傳統男性價值的社會裡,一個男童要經由社會化過程以成為一個男人,其實也是不自覺在學習父權體制中的強迫異性戀、恐同與歧視女人這些特質,以鞏固「正向」的男性氣慨。 ( 畢恆達, 2000)

男女性特質的建構─來自社會及家庭期待:社會習慣用二元思考的方式,將人的特質分為主動 / 被動;理性 / 感性;獨立 / 依賴;競爭 / 合作,這些特質與人的天生性別有一定的對應關係,理性優於感性,獨立優於依賴,把貶抑的特質分派給女人時,也是貶抑生理上的女人;喜歡戶外運動、爬樹、不夠文靜溫柔的女孩,被稱為野丫頭;喜歡做家事手工、不愛運動的男孩,被譏笑為娘娘腔 ,而此對娘娘腔的不友善,正是對女性氣質的貶抑。在取名字上,男生名字常用建、雄、偉、志、勇、強、國;女孩明常用淑、貞、慧、靜、芬、芳、美、珍等字,從中也透露了社會對於男女不同的期待:男孩長大要有偉志 ( 偉大的志向 ) ;女孩長大要後不只要美麗 ( 成為男性觀看的客體 ) ,更要淑慧 ( 來服務他人 ) 。 ( 畢恆達, 2000)

青少年的偏差行為亦有的性別上的差異,其並非源於生物性因素,而多半是與社會化過程有關。 在國內,女性的偏差行為多與「性」有關,而男性則多與「暴力」有關。就行為數量上,男性所佔的比例的確高過女性許多,由以上行為本質與數量方面來看,少年偏差(或犯罪)行為的確存在著性別方面的差異。在青少年偏差行為的解釋上,研究指出,有三種壓力源影響偏差行為發生的機率: (1)當個人無法得到正向被肯定 的目標時; (2) 當被受個人肯定的刺激物被移除的時候; (3) 負向刺激物的出現。男性犯罪或偏差的比例會比較高的解釋可能有下列四項( Broidy & Agnew, 1997 ): (1) 男性比女性承受更多的壓力源? → 否 (2) 男性和女性對不同壓力源的感受程度不一樣? → 也許 (3) 男性與女性對壓力的情緒反應乃是不同的,而男性的反應比較容易與犯罪有關 → 很多實證資料顯示:男性對壓力的反應多是憤怒,並將憤怒外歸因、以採取攻擊或較具破壞性的行為;女性雖也會憤怒,但伴隨的是內歸因的憂鬱、沮喪、焦慮、罪惡等情緒,因此較不容易引起衝突性的偏差行為,反而比較會產生自我傷害的行為 。 ( 吳嘉苓, 2002)

總之,一個人的特徵除受天生生理上的因素影響外,後天社會及家庭的教養會是更重要的因素。

二、先天論者 ~ 生物遺傳學家

男 女真的平等嗎?

這個答案一直被傳統觀念所誤導,倘若真如女性主義者所說,女人可以做得跟男人一樣好,何以至今男性仍執主控者的地位,而女性則依舊屈居下風?

為什麼男性的空間能力優於女性?女性較男性更善於使用語言?男人的攻擊性、統治慾,女人的顧家心、敏感度,並不是後天人為的角色塑造,而是生物機制上與生俱來的差異,不全被社會制約所限定、影響。男女種種不同根植於大腦的型態,受孕六週的胎兒將因接受男性荷爾蒙與否,決定其性別,而後透過荷爾蒙與其交互作用,發展成獨立的個體。

這是一段來自 《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這本書的簡介,相信會讓不少女性主義者心生質疑,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生物學界提出了些什麼證據來證明先天因素的對人類行為的決定性:

( 一 ) 演化觀念 今日男女兩性的行為方式,是人類漫長的歷史演進及悠久的物種演化而成的最終結果。 Wood 等學者並進一步把社會行為性別的差異,指向「演化而來的兩性生理差異」 ( 尤其是直接指涉到生殖繁衍的生理差異 ) 與「社會生活中經濟性和結構性的需求」之間的交互作用。在男女社會角色分析上,綜觀整個人類歷史,典型上皆是男性集體控制女性的行為活動和選擇,女性主義的分析一般都聚焦於留傳至今的男性支配現象,其分析雖凸顯男性支配現象的歷史遺風,但很少真正觸及它的起源問題,大多以為是晚近才比較有的事, Hrdy(1981) 及 Smuts(1995) 則認為,父權制 (patriarchy) 實來自於我們的祖先靈長類親戚們兩性之間的那種權力關係, Wood 等人則認為父權制非普世皆有,而是由兩性生理差異、生態環境及文化價值觀等三方面因素交互影響而成。 ( 簡皓瑜譯 , 2004)。

1. 女性育兒、照護者角色起源 ~ 雌雄異型、性擇與親代投資

雌雄異型 (sexual dimorphism ) 係指同一物種的雌雄兩性,彼此在身體特色和行為上有所分歧, 配子的大小的差異 ,正是解釋了為何雄性動物體型常較雌性大;公鳥比雌鳥更鮮豔奪目;男人有鬍子,女人有胸部之因。而這些差異係因「性擇」 (sexual selection) 而來,為了要汰選出可以讓自己成功交配生子的合適特色,雌雄遂發展出不同的性擇形式。雄性勤於競奪,而雌性精魚挑選,乃由於兩性「親代投資」 (parental investment) 的差異所致,該詞係指親代從產製生殖細胞、到孵化和保護卵與幼子的時間。由於兩性所製造的生殖細胞有別,致使雌性的親代投資一開始就高出雄性,使她們常陷於「護育嬰兒」的身分位置,這也說明了為何雙親中特化為專事幼兒撫育的工作 ( 如哺乳動物,產前以胎盤,產後以乳哺育子嗣 ) ,典型上都是雌性。

2. 男性心理富攻擊性、支配性 ~ 狩獵說、雄性競爭

人類祖先的生活方式是靠補獵動物、採集糧食來獲取食物的,此「狩獵者─採集者」的社會,皆由男性負責狩獵,女性專事採集的分工方式,因此發展出男性支配行為、團結力、方向感等男性特徵之因,同時此說亦可用來理解兩性在智力差異之特徵,或者把男性體型大、富攻擊、支配性特徵,歸諸於雄性競爭更為合理。

3. 愛的女性化、工作的男性化 ~ 公、私領域的出現

私有財產的出現是女性之所以被男性征服的重要因素,晚近出現的「公、私」分工方式,促使女性具有情感取向的人格特質,男性富於工具取向的特質。 Eagly 的「社會角色理論」也強調兩性人格和行為上的差異,是由於分工方式衍生而來。 ( 簡皓瑜譯 , 2004)。

( 二 ) 近代極端基因論者 以社會生物學家 Wilson 為首的極端的基因論者相信,所有的性別差異的基礎在生命的最基本單位─基因上,也就是說基因不但決定一個人的生殖器官;外貌,甚至也決定個人的性別行為到底像不像一個女人,有人稱 Wilson 的理論將形成一種新的世界觀,稱「新達爾文主義」,有別於被法西斯主義和無情資本主義者操弄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社會生物學的前提是行為乃基於基因,人類行為及社會組織也如同我們的身體般,依照達爾文的適應過程而演化,影響某些行為的基因組合,因形成有利生存的行為而被選擇、保留下來, ( 劉仲冬, 1999) 。 Dawkins 《自私的基因》指出,基因是天擇的基本單位,「 meme 」是文化遺傳單位,社會中一個個影響眾人行為的文化訊息,亦逃不開天擇運作。 ( 唐勒譯, 1998) 。

三、 天性與教養?─論人的「本能」

威廉•詹姆士認為,人天生就有生而知之的知識,這知識不是來自於經驗,而是來自於達爾文天擇的過程。人的本能比其他動物更多,例如人最強烈的本能─「愛」。性衝動明顯是個本能,但其他本能如「害羞」會使我們不敢單憑性吸引行事,但先天本能和後天習得行為的界線有時候仍是很模糊的。 (洪蘭譯 2003)。

巴思的一份研究發現了男女首要擇偶條件的差異,具有全球的相似性:女性對男性的首要擇偶條件是「財富」;而男性對女性的首要擇偶條件則是「外貌」。男人愛追求財富,因為他知道財富吸引女人;女性願意花錢美容瘦身,因為她們知道這會吸引男人。後天增強先天,但永遠不能確定你所看到的只是文化現象,因為它可能有本能的成分在內。

性別是本能 1950年代,主張性角色是早年經驗決定而非本能決定的學者曼尼,做了一個實驗,他將一個在手術中意外失去陰莖的男孩,手術成女孩─名叫賴默,父母把他當女孩撫養長大,全家嚴守這個秘密,這個「女孩」完全不知自己出生的性別,曼尼認為這個實驗成功證明了,性別角色是社會產物,跟先天的生物學毫無關係,然而,在這女孩14歲時,被記者揭露此秘辛,當時他們所見的是一個很不快樂的女孩,他忍受了一個非常不快樂、混亂的童年,他不停反抗加諸在他身上的女孩東西。雖不知自己是男孩。他十四歲時堅持做男孩,最後父母才告訴他真相,重建陰莖,開始過男性青少年生活。這案例告訴我們,無法透過「教養」就能完全把一個男兒心的女孩變成真正的女孩。如詹姆士所說,性別角色至少有部分是自動的、盲目的、不須教而與生俱來的!

四、同性戀的生物基礎─來自出生時大腦的秘密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的是自己的同性?」。性別的差異是在懷孕的六至七週就開始?基因依照預先設計好的藍圖開始建構我們的身體,在一連串繁複的工作下難免忙中有錯;事實上男性荷爾蒙可分為很多種類,它們之間的互相配合是造成子宮中胎兒不同程度性別差異的原因,其中有促使男性生殖器出現的荷爾蒙,也有主導男性大腦形態發展的荷爾蒙,主要的關鍵在於胚胎的大腦浸泡到這些荷爾蒙的時期和劑量,如果以上的荷爾蒙皆出現在正確的時機和劑量,則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正常的小男生,但如果促使男性生殖器發展的荷爾蒙出現在對的地方,而主導男性大腦形態的荷爾蒙分泌不足或出現時機錯誤的時候,那很有可能發生的是一個女孩的靈魂困在一個男生的身體裡;反之,主導男性大腦形態的荷爾蒙出現在對的地方,而促使男性生殖器發展的荷爾蒙分泌不足或出現時機錯誤的時候,那我們可能得到的是一個男孩的靈魂困在一個女生的身體裡;他們生而如此,除了性別取向和一般人不同以外,其他的部分皆是跟你我相同的,相信如果了解這背後的生理因素,就不會看到有些父母帶著自己的兒女來學輔中心,希望藉由輔導的方式讓他們「轉」為「異性戀」了。 (洪蘭譯 2000,摘自 謝慶祥) 。

?、代結語 跨越先天與後天之爭的第三條路線

基因本身是執卓的小決定論,不斷大量生產可預期的訊息。但因他的啟動子開關需要外界的指示,基因的動作絕非固定不變的,而是從環境擷取訊息的機制。每分每秒基因在大腦中的型態都在改變,直接或間接對身體外面的事件做反應。基因是經驗的機制。

總之,基因它使你可以做什麼,而不是限制你做什麼。

飽亞士的文化平等亦主張:人的行為和本性有關,但也和習俗、儀式和他朋友的習慣有關,他會從環境中吸取訊息,最後成為其人格特質。

生物學的先天論認為男性的行為特質如攻擊性、暴力、支配性是天性的、具生物學基礎的,肯定父權制存在之正當性的同時,亦有支持與強化性別刻板印象、再製父權制之可能。

洪蘭譯 ( 2003)。Matt Ridley原著, 天性與教養 ──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的交互作用。台北:商周出版社。

洪蘭譯 ( 2000)。 Anne Moir 原著, 腦內乾坤 : 男女有別,其來有自 。台北:遠流。

簡皓瑜譯 (2004)。Archer,J. and B. Lloyd 原著, 性與性別 ,台北市:巨流。

劉仲冬 (1999)。陰陽殊性、男女異行:性別差異的生物論述。摘自:王雅各(1999)。 性屬關係(上) ─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

莊明貞 (2003)。 性別與課程:理念、實踐。 台北:高等教育事業文化有限公司。

畢恆達 (2000) 。走入歧途的男性氣概養成過程。 兩性平等教育季刊, 12 , 6-7 。

吳嘉苓 (2002)。少年問題與偏差行為:男女有別!?檢索日期:2006年10月/14日。摘自:

http://wrp.psc.ntu.edu.tw/WRP/Web/Page.php?cat_id=62&type=ora_detail&ora_id=170

補充

科技新知──紅毛猩猩也有「文化」? http://www.nsc.gov.tw/_newfiles/popular_science.asp?add_year=2003&popsc_aid=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