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的話

  此時無聲勝有聲。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鬓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薪火相傳,本期之後,電子報編輯將快樂交棒,祝福大家汪汪行大運!  

 本期專題

         本期主題依著編輯者的閱讀面向與修課興趣,決定以”方法論”為主題稍加爬梳。以下將談談質性研究的哲學與知識論議題;實例分享在方法論上的一些思考與實作;釐清「派典」(paradigm)與「取向」(approach)的意義。除了學術性的探討,同時我們亦針對近期社會時事及多元所務,有一些介紹與探討。編輯小組也特別在此預告:從下一期起,將有新人接手多元電子報編緝工作,我們希望能藉由不同思維與編輯安排,給讀者更多元的閱讀享受。因此,也請容許我們為這一年來編輯電子報的難忘歲月,寫下一點小小感言。謝謝您對多元電子報的支持.......[More]

 理論視窗

  本文以Schwandt在<Three Epistemological Stances for Qualitative InquiryInterpretivism, Hermeneutics, and Social Constructionism>一文中的探討為基礎,簡介質性研究中不同認識論之間的競爭與討論。.......[More]

 日積月累

   不再陌生的陌生人?是什麼樣的人呢--熟悉的人?還是someone else?最熟悉的地方一定是自己的家嗎所謂的在家與不在家又是什麼樣的差異感覺.......[More]  

 多元前哨

    或許你不知道,或許你有感覺到,不同族群間的接觸因為全球化的趨勢而日益頻繁您知道先進國家之一的法國日前的族群暴動才在不久之前落幕隨後澳洲又有另一起族群衝突出現.......[More]

 望文釋義

   許多研究論文往往只交待做研究的技術,對使用的研究方法立場不明,甚至甘脆迴避方法論的說明。也有很多人發現並質疑:多元所的論文好像幾乎都是採質性研究,少有量化研究的例子?這些觀察與疑問連結而來的議題即是:既然研究典範不只一種,研究方法眾多,那到底要如何取捨呢?對於一個研究的進行,又有什麼差異存在?paradigm(派典)與approach(取徑)有什麼不同?......[More]

 多元二三事

  未知召喚燒餅∼是的。我們起步再次轉向。謝謝師長及各位愛戴。  

     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系列演講∼王汎森教授.......[More]

 你來我網

  學期結束, 多元所這學期有不少精彩的活動,也有一些變動。時值期末,本期你來我往介紹 近期校外活動的消息,包括文化語言及許多有趣的訊息,歡迎大家踴躍參與。......[More]

 本期專題

              

為了研究找方法.循著方法做研究         廖千惠

 

各位多元電子報的讀者新年快樂!本期電子報延續多元電子報創立時的初衷,以學術性走向為編輯原則,希望在眾多網誌一片輕鬆休閒之餘,能依研究所程度,在多元文化教育相關理論與議題有較深入的著墨,帶領有興趣者一窺堂奧,也引起一些專業的討論。在我們探索各式多元文化教育議題的同時,被視為「嚴肅卻必要」的研究方法論這些做研究背後基礎假設的知識,卻一向是較少被談及的。為彌補此不足,本期主題依著編輯者的閱讀面向與修課興趣,決定以”方法論”為主題稍加爬梳。以下將談談質性研究的哲學與知識論議題;實例分享在方法論上的一些思考與實作;釐清「派典」(paradigm)與「取向」(approach)的意義。除了學術性的探討,同時我們亦針對近期社會時事及多元所務,有一些介紹與探討。編輯小組也特別在此預告:從下一期起,將有新人接手多元電子報編緝工作,我們希望能藉由不同思維與編輯安排,給讀者更多元的閱讀享受。因此,也請容許我們為這一年來編輯電子報的難忘歲月,寫下一點小小感言。謝謝您對多元電子報的支持,敬請品味這一期的內容,亦請期待下期新的開始∼

 

 

 理論視窗

  

  

質性研究的哲學與知識論議題       劉宏信.廖千惠

 

本文以Schwandt在<Three Epistemological Stances for Qualitative InquiryInterpretivism, Hermeneutics, and Social Constructionism>一文中的探討為基礎,簡介質性研究中不同認識論之間的競爭與討論。

Schwandt認為質的研究比較是社會科學批判的論場,而非特定社會理論、方法或哲學的論場。自然科學的學術起源來自十九世紀末期與二十世紀初期逐漸興起的實證論(positivism),以及之後的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而人文社會科學則來自德國反實證論的新康德主義的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自然科學的學術目的在「解釋說明」(explanation/ Erklären,而人文社會科學則著重於「理解」(understanding/Verstehen);這兩種知識典範之間的差異與爭議至今未完全定論。

Schwandt由德國的學術脈絡談質性研究相關的哲學與知識論議題。他先由解釋論哲學(Interpretivist Philosophies)談及傳統詮釋論與哲學詮釋學(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的異同,再進一步論及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在社會科學研究上的異同與爭辯。首先就整個詮釋典範而論,其基本觀點是:人類行動與物理客體行動的分別,在於人類的(社會)行動具有內在意義。因此研究人類行動,必須涉及研究者能夠掌握行動的背景脈絡(context)與行動者的意向(intention)。要理解行動的意義,研究者必須對行動者所做的進行詮釋,但因為對詮釋或理解的過程有著不同的說法,因而有不同的詮釋論哲學(philosophies of interpretivism),在傳統的解釋論與後來的哲學詮釋學(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之間,也有不同的立場。

傳統的詮釋論者相信可以用客觀的方式理解行動的主觀意義,詮釋者所再生產或再建構的意義,被認為是行動的原始意義。因此,必須採用某種方法來避免錯誤詮釋。研究者一方面參與他人的生活世界,另一方面保持某種不偏倚、維持距離的理論態度。詮釋論者企圖重建行動者在特定行動中的自我理解,重視對行動情境的掌握,因為情境是行動意義的來源。而哲學詮釋學始自Gadamer受到Hiedegger的影響,讓詮釋的理解有全然不同的特點。他們對於研究者不會影響理解過程或被理解過程影響這個觀點提出質疑。(1)他們不認為詮釋學是一種技術,理解不是一種程序或依循規則的工作,而是人類的根本情況,理解就是詮釋。(2)傳統和相關的偏見不是某種外在、客觀的東西,而是所有理解的生存動力,塑造了我們的樣子和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也制約了我們的詮釋,因此是不可能被排除或控制的。理解必然牽涉到我們的偏見的介入,因此我們必須努力認識自己的傳統與偏見,努力去改變。(3)理解本身就是參與的、會談的以及對話的,我們既存的概念與偏見必須冒著失敗的危險,無法被暫時擱置,因此理解並非是一種「再生產」的過程。根本就是一種「生產」的過程。人對社會行動或文本意義的理解,都是暫時的、演進的,存在於特定的理解時機中。意義不是被發現,而是在詮釋的行動中被協商(negotiated)出來的。事物本身所傳達的內容與意義會隨著我們的視野與發問而改變,但這不代表詮釋是獨斷(唯我論solipsism)或扭曲的。(4)理解是生活出來的,因此理解就是一種「應用」。理解代表內在的覺醒,新的經驗進入我們的心靈經驗中。理解是一種冒險,充滿危險但可以擴展我們的經驗、自我了解以及視野。HeideggerGadamer都把理解視為一種立即具現的倫理-政治知識,詮釋哲學關懷生活中實際的抉擇。但哲學詮釋學的目的並非發展程序與方法,而是澄清產生理解的條件。

哲學詮釋學與社會建構論哲學(解構主義、批判理論、某些女性主義以及新實用主義取向)都與脫離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與邏輯經驗論(logical empiricism)有關。社會建構主義認為認識是一種主動的過程,知識不是被發現的,而是被建構的。我們發明概念、模式以及基模來認識經驗,並持續以新的經驗來測試、修正這些建構。而且這些建構不可避免地有歷史與社會文化向度的介入。社會建構論與詮釋學都認為不能把意義當成一種客體(meaning realism),對於意義如何存在有共同的概念。他們都認為語言是活動,用來表達與實現我們在世界中的存有(being),語言不是獲得知識的工具,我們是自我詮釋的存有物,而語言建構了這個存有。社會建構論與詮釋學的差別在於,詮釋學相信語言可以用來揭露意義與真理,而真理並非是客體與表徵之外在意義符應關係,而是在實際的詮釋實踐中所揭露的東西。但對社會建構論而言,在詮釋中無真理可言。

        質性研究者對於社會與科學的目標或目的並無共識。有的意在解放與轉化,有的意在批判與拆除教育及社會實踐的不公平與不民主。有的放在溝通與對話,而甚少連接到政治上的轉化。Schwandt提醒我們,應該面對的問題不是選擇哪一個標籤(派別)最適合自己,而是問自己要成為怎樣的社會研究者,過怎樣的社會研究生活。

 

參考書目

Schwandt, T. A.2000. Three Epistemological Stances for Qualitative InquiryInterpretivism, Hermeneutics, and Social Constructionism.In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Sage Publications, Inc.

 

 

 日積月累

  

 

陌生的熟悉.熟悉的陌生

                                       「家」的現象學探析                                                           蘇羿如

 

        不再陌生的陌生人?是什麼樣的人呢--熟悉的人?還是someone else?在Schutz的分析中直接援引了文化因素,讓我們對於陌生人的處境所帶出的游移、徘徊現象,有清楚地認識,不過我想進一步了解什麼的情況下陌生人才不再是陌生人,他是否便能從外團體的人變成了內團體的人?事實上,我們身旁充斥著陌生人,我們自身也曾成為陌生人,這是平凡現象,但是不平凡的是,我們很少也很難,反過身來重新看待我們有過什麼樣的處境。

        陌生對很多人而言,就是到了異地,一個你從完全難以掌握的地方,到後來你對它有幾分的熟悉,然後可以開始掌握與規劃,於是進入了所謂的不陌生。可以說,我們最感熟悉的所在,就是稱之為「家」的地方。當我們說,這個地方讓我有家的感覺,某種程度就是代表你對它的熟悉度以及掌握度。因為對家有著絕對的掌握,你可以恣意地安排你所期望的空間,你可以選擇你要在什麼樣的時間使用哪一個空間,但「家」真的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嗎?   

        對部分的人而言,回家這件事是不用思索,也從不花力氣思索,就是一種視為理所當然,自然反應的一種行為--我累了/想回家/回家。但很多時候,回家卻不是一件這麼直接了當的事,如果它不會是直接了當的事,那會是什麼?試想,如果家是關係的糾葛、時間的記憶、空間的交錯,認同的擺盪、介面的摩擦,你/妳如何輕易地直接了當地返回家中?我並不是說家是回不去的所在,而是多半的時候,我們總在迂迴繞道中,碰觸到難以返家的氛圍。這種難以歸返的處境,使得家不再是熟悉的地方,因為複雜的情感糾葛,不易為我們所掌握,那不容易掌握的部份便成了陌生。

        如果那些糾葛、擺盪、摩擦使「家」成為有點陌生的所在,那麼是不是就代表我們與它的不熟悉呢?好像也不能如此斷言。因為你熟悉某種的味道、你熟悉東西擺放的位置、你熟悉家中某個你鍾愛的角落,這種熟悉又是那麼緊貼著你,一輩子跟著你,讓你無法忘懷。是的,正因為我們有意、無意地將情感挹注在關係糾葛、時間記憶、空間交錯,認同擺盪、介面摩擦的家中,於是妳/你與家有了自然而然的連結,這連結實在微妙,它在妳不經思索的時候,會促使你自動前往,在你決定離開更遠的時候,記得對它回眸一望,並且在你疲累孤獨來不及憶起的它種種好與壞時,你又已起步走向它。所以,我才說它是不經思索的。

        什麼是家?Dovey從關係性的取向論述了人如何在時間中、空間中、社會文化中獲得家的感知,緊接著以人主觀認同的取向再進一步探究,人如何在時間中、空間中、社會文化中獲得家的認同。而最為精采之處,乃是以辯證性的關係,讓家的現象,除了是靜態的描繪之外,更顯示出其寓居於中的張力,所以家不在只是被視為是一片祥和、安穩不變的避風港,反倒應該將它看做是處在避風港與暴風雨相交的介面。而這些都是寓居於世的人們日常生活中在在彰顯的作為。

        家可以是熟悉的陌生,也可以是陌生的熟悉,更進一步來說,在家與不在家,並非空間的斷裂隔離,一種在家感,往往是熟悉的溫暖感與安全感,當你在異地某種處境、某種寓所讓你產生這樣的感覺時,一種在家感便油然而生。當你在一個熟悉的場所,陌生的疏離感與不確定感出現時,一種不在家的感覺就讓你想離去。

        或許可以這麼說吧,所謂的熟悉就是一種掌握,陌生不過就是無法掌握。

參考書目:

Schutz, A. (1964). The stranger: An essay in social psychology. In A. Brodersen (Ed.), Collected papers, Vol. II: Studies in social theory (pp. 91-105). The Hague: Nijhoff.

Dovey, K. (1985). Home and homelessness. In I. Altman & C. M. Werner (Eds.), Home environments (pp. 33-64). New York: Plenum Press.

  

 多元前哨

   

     

                                          跨國流動、族群意象與族群衝突                                                                  蘇羿如

 

        或許你不知道,或許你有感覺到,不論是從電視媒體的報導或是日常生活中的接觸,外籍人士在台灣已不再是因為過少的接觸而隱而未見,相反地,由於外籍勞工以及外籍配偶的人數已經達到相當程度的能見度,不同族群間的接觸也較以往來的頻繁而不令我們感到陌生。截至92年6月底為止,依據行政院內政部統計顯示,在臺外僑人數有43萬8千人[1],對於這樣的統計數字不僅是顯示人數的多寡,若將之參照於台灣的其他族群,以原住民族為例,外籍人士的數量其實是相當於台灣原住民族的總和。

        換言之,外籍人士在跨國流動中,已不再單是個人式的移動現象,在跨國之間的流動已經成為某種集體的行為,而這種帶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集體移動現象,從原生地到陌生的國度,便成了帶有明顯標示的特殊團體,這樣具有標示作用的團體是差異地存在異文化的國度之中。如何在異文化中生存,又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在族群接觸的過程中產生了什麼樣的族群意象,而這樣的族群意象又是如何影響族群間的互動,這些便成了族群在跨國流動中既普遍又特殊且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何以說是普遍?那是因為在全球化的趨勢中,人員的流動成了可以迅速且容易聚集的移動,因此,隨著流動所形成的族群接觸,在世界各國幾乎普遍存在,但是族群接觸之後,所由之生成的意象,以及依此意象所產生的可能作為,則各有殊異。這種既普遍又殊異的現象在最近的兩則國際新聞中,可見一般。

        以2005年10月27日在法國發生的族群衝突為例。當時在巴黎郊區克麗奇蘇絲波伊斯,兩名青少年因為躲避警察的追緝,誤觸變電所身亡,次日,數百名青少年開始在該區發動暴亂,於是,震驚國際的法國暴動事件就此展開。無獨有偶,同年的12月11日在澳洲也發生了族群衝突的事件。

        法國有許多外來移民者,然,此次暴動事件的主角絕大多數為外來移民或少數族群的青少年,譬如北非移民者、阿拉伯人。再者,法國政府的外來移民政策,多半把他(她)們集中於某一區域居住,某個程度上,似乎是有點隔離政策的意味,根據法國政府統計,在這些區域中,失業率高達了19.6%,是一般城市的兩倍以上,而且,多半失業的群眾以21歲至29歲的人為主,在這些區域當中,他(她)們的所得佔不到一般法國人的75%(立報,黃國瑋[2])。

        澳洲雪梨南部的海灘12月11日則是發生嚴重的警民衝突,起因於黎巴嫩裔青年攻擊海灘救生員,於是有5000多名澳洲青年聚集在海灘,揚言要將中東人士趕出澳洲的土地,結果與鎮暴警察發生衝突,造成多人受傷,這起暴動也再度引起澳洲種族衝突的緊張(東森新聞報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2005/12/11)。種族暴動在克羅魯娜海灘(Cronulla Beach)引發暴力行徑,當時某些人還高喊種族主義口號。他們的理由是因為救生員上週遭到攻擊,為了捍衛自己的海灘才有此舉動(路透社2005/12/12)。

        從這兩則國際新聞中,可以約略知悉,跨國流動所帶來的族群接觸,其實是不同文化的遭逢。法國的族群衝突,突顯出移民團體來到異文化後,或許是移民政策中有意的安排,或許是自願性的集聚一處,總之,因為族群身分的獨特而形成顯明的空間上的隔離,強化了不同族群間文化差異意象。而這樣的意象又是形成族群認識的主要基礎,因此一旦發生個人式的衝突事件,尤其是對於具有族群身分的個人往往便連結上族群認識的意象,於是個人式的衝突事件很快地就擴大成族群間的衝突。澳洲的族群衝突也是如此,雖然未能從報導中看空間上的區隔,但是帶有族群身分的個人,仍然背負著他者所給出族群意象,而導致衝突的族群化。可以說,這樣的現象,隨著跨國流動而趨於普遍,也因時空不同而有差異的呈現。

 

[1]http://www.moi.gov.tw/Scripts/tornado/marker.exe

[2]http://www.pots.com.tw/index.pl?section=articles

 

 

 

 望文釋義

   

  

                                  paradigm(派典) vs.  approach(取徑)                                      廖千惠

   

許多研究論文往往只交待做研究的技術,對使用的研究方法立場不明,甚至甘脆迴避方法論的說明。也有很多人發現並質疑:多元所的論文好像幾乎都是採質性研究,少有量化研究的例子?這些觀察與疑問連結而來的議題即是:既然研究典範不只一種,研究方法眾多,那到底要如何取捨呢?對於一個研究的進行,又有什麼差異存在?我們想藉由對paradigm(派典)與approach(取徑)的探討,談談不同研究典範的知識論預設與研究方法、資料收集技術的相關內涵。

「派典」(paradigm)通俗的意義:「類型」(pattern)、「模式」(model)、「範例」(example)、「形式」、「圖表」。派典的概念首先由Kuhn30年代提出,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假設,不同的典範有不同的研究動機、有不同的假設,典範間具有排他性。其間的轉換並非漸進的,而常是革命性取代。典範的轉移常發生在既有的典範無法解釋人們所經驗的世界。Kuhn(1970)修正派典的意義,他認為派典具有兩個含義,一是科學家據以從事科學研究的一些共識,包括價值、信念…等;二是科學家共同認可仿效的範例。依照他的說明,科學派典是科學社群用以知覺並了解科學世界的共同架構,而這個共同架構就是一個學術模型(disciplinary matrix)。另外Gage(1989)也提出:「派典(paradigm)是模式(models)、型態(patterns)或基本模型(schemata)。派典不是理論,而是思考方式(ways of thinking)或研究的型態(patterns for research)。但當這些研究完成時,可以導致理論的發展。」綜上所述,研究派典(research paradigm)意指一個研究社群據以構思研究問題、了解研究情境、選擇研究方法、執行研究工作、解釋研究結果的整體性架構與型式。而「approach」(取徑)相較之下屬於研究方法的選擇。是研究的可能道路。例如各種質與量的研究取徑—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歷史研究、民族誌研究、個案研究、現象學研究、傳記研究、紮根理論研究與行動研究。不同的研究方法在資料收集上又有各種技術,例如訪談、觀察、文件分析。

不同研究取徑的規範和程序源自其背後的典範預設。Guba & Lincolin(1994)將研究典範分為四種:實證主義、後實證主義、批判理論、建構主義。甄曉蘭(1996)則認為: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隨後崛起,其獨特的典範主張亦可自成一家;另外,許多理論紛然雜陳,雖不包含於前列之內,但其研究旨趣和研究典範仍可與相近者加以類簇,如建構主義、現象學、自然學派等都是屬於詮釋典範,新馬克斯主義、女性主義、批判理論等都是屬於批判典範。因此就歸類為實證典範、詮釋典範、批判典範和後結構主義。相較於Guba & Lincon(1994)的分類,多了後結構主義,少了後實證主義(潘慧玲,2004)。

做一個研究者,研究背後的知識論立場應該要清楚交待。但許多研究往往迴避了這個責任。研究取徑並不等於研究典範,就如同研究方法並不等同於方法論。方法論係針對研究問題探討適當的研究方法(什麼方法最能回答研究問題?);認識論則是一種認識世界的觀點(你如何知道你所知道的是真的?),鑑此,認識論是居於方法論之上的哲學思維,其核心問題為:什麼是真理?如何認識真理(方法)?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關係為何?(王增勇,2002)。討論方法論之前,應先釐清認識論,才不致發生「典範錯亂」的情形-也就是研究者(或評論者)未能從一致的認識論觀點出發,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研究,或是以相異的信效度標準要求嚴謹度。例如,要求詮釋典範的論文在取樣上具有普遍的代表性;或是要求批判典範的論文作者不得帶入個人主觀經驗,這些都是常見的典範錯亂案例。

 

參考書目

Kuhn, T.(1970).The str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2nd . Ed.),Chicago,IL: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age, N.(1989).The paradigm wars and their aftermath: A”historical”sketch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since 1989. Educational Researcher,12(5),13-25.

王增勇(2002)慈濟大學社工所質性研究專題課堂講義。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多元二三事

  

  

                未知召喚燒餅

     是的。我們起步再次轉向。謝謝師長及各位愛戴。     蘇羿如

 

Ø           楔子

        千惠是我在多元所很重要的夥伴,因為她,我才選擇接下電子報的工作。相較於我的急躁與不耐,她是極具耐心和溫厚。我必須這麼說,和她合作是我截至目前為止最快樂的一樁事。

 

Ø           尋真誤入蓬萊島、香風不動松花老

        接下電子報的那一刻,心情是交織著責任與理想。或許從來沒想過要把電子報當成是訊息公告的工具,或是張貼活動照片的展演處。它對我們像是希望的大地,在完成一期電子報之前,我們永遠不知道會長出什麼奇異的果實,它是無盡的希望:望著它,我們希望它代表多元所的知識無盡藏,望著它,我們希望讀的人驚嘆與會心,望著它,我們知道這裡是永遠值得期待的所在。這些總總就是我們一直努力在呈現的。

 

Ø           我遇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

        那一日,多元所博士班的二位學弟,告訴我和千惠,我們編寫的電子報,對他們要進來多元所之前,幫助很大。尤其是主題式的連貫、理論的引介與時事的分析,讓他們受益良多。有這些話,讓我們這一年來的兢兢業業有了些許寬慰。但我們並未因此而覺得足夠,相反地我們常感欠缺,我們知道還有更多值得開發的希望之花,等待結果,我們得加倍努力才行。

        電子報形成的過程是最大的探險與樂趣。我總得和千惠絞盡腦汁想出每一期的主題,如何在個個部份貫穿主題的思想,又如何讓部分的總和體現中心的主軸。這項工作實屬不易,但卻是最重要且令人興奮的。我們總是要討論主題前,得先約好一個很便宜又可以坐很久很久的地方,然後在毫無思緒的漫談中,慢慢覓得兩個人都拍案叫絕的點子,之後在一個一個部份設想可以如何加以連貫。這個歷程既神祕又驚奇,總像是夢遊仙境,我們永遠不知道會討論出什麼,但我們卻無止盡地望著夢想,拋出我們的構想。爾後,在不斷的寫稿、校搞、潤稿、統整和放置網路等技術過程,都是讓一期作品得以出現的重要步驟。

 

Ø           行色秋將晚,交情老更親。天涯喜相逢,披豁道吾真

        今日,我們要劃下暫時的休止符,感覺有點像城市少女要單飛、優客李林道珍重,這一份工作促成了我更加親近與了解多元所;也讓我在求知的路途中得到扶持的力量。因為要謝的實在太多,就讓我謝天吧。

 

 

該說、能說的,親愛的羿如一併也為我說了∼                                                      廖千惠

謝謝這一段人生路,和相遇的一切美好與不美好。

我不是在寫稿,就是在寫稿的思(詩)路上。

 

-----------------------------------------------------------------------------------------------------------------------------------

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系列演講

 

去年12月,多元所和國教所共同邀請了中研院史研所的王汎森先生來演講,講題為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歡迎大家共同賞閱。相關連結


 

 你來我網

   

1.           95/01/07「眾生眾身:二OO五年文化研究會議」暨文化研究學會第七屆年會。文化研究學會;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台灣聯大文化研究學程。詳情請見http://140.112.191.178/csa/CSA2005/

2.           95/01/11OO六年文化資產行政國際研討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詳情請見http://iccha2006.tnua.edu.tw/

3.           95/01/14OO六年台灣語文教育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主辦。詳情請見http://www.nhcue.edu.tw/~gitll/

4.           95/03/09OO六年「文化創意產業與地方發展策略」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主辦。詳情請見http://www.ntpu.edu.tw/pa/news/94news/941018.html

5.           95/03/24第十三屆南島形式語言學學會年會。清華大學語言研究所主辦。詳情請見http://ling.nthu.edu.tw/afla13/index.php

6.        95/03/30第十一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主辦。

        詳情請見http://www2.tku.edu.tw/~tacx/download/1120051231.doc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花師多元所製作 編輯小組:廖千惠   蘇羿如

網址:http://www.nhlue.edu.tw/%7Egimewww/ 電子信箱: artemisliao@yahoo.com.tw

地址:花蓮市華西路 123 號    電話: (03) 8227106 #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