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的話

   第三期電子報終於出刊了。本期新增了理論視窗專題,希望未來能介紹更豐富的理論思想家供大家認識。本期我們請所上老師分享了他與文化研究的因緣,也有所上伙伴提供讀書心得,未來歡迎大家湧躍投稿分享心得或針對電子報內容給予回饋。請各位盡情享用吧!

 本期專題

  「文化研究」,是具有跨學科、科際整合特質的學門,已在台灣成為新興研究的領域。「文化研究」重視邊緣、弱勢、次文化與權力建置支配與被支配間的探討,並強調社會互動、實踐與批判,顯示其多元文化的精神與內涵。本學期,王應棠老師於所上開授「文化研究導論」這門課,因此,電子報編輯小組請到王老師針對近年他與文化研究的接觸作一些分享!.......[More]

 理論視窗

  多元電子報期許在文化研究與多元文化教育學術實踐的路途,結合理論與經驗的對談,能有更多的思考與回饋。後殖民論述的重要人物Homi K.Bhabha,他由後殖民論述觀點闡述文化揉雜(hybridity)與殖民雙方含混矛盾(ambivalence)且充滿張力的互動關係。Bhabha的理論概念打破傳統二元對立的穩定架構,以含混矛盾及不確定性(indeterminancy)為弱勢者開創出可遊走的空間。本期電子報即對他的理論觀點簡介之。.......[More]

 日積月累

  本期專欄,電子報編輯小組邀請研三冠瑩分享她閱讀當代詮釋人類學大師Cliffrod Geertz的論文“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的讀書筆記。 .......[More]    

 多元前哨

  隨著年底立委選戰開打,台灣社會各項資源分配與社福政策執行成效,頓成各界關注焦點。外籍新娘議題持續發燒,政府面對外籍新娘現象,擬成立移民署,並設立外籍配偶照輔基金,也引發一連串輿論探討。教育部彙整各縣市的調查發現,繳不起每月500元營養午餐費的學生較之上學年不減反增,看來台灣社會不平等的情形並未有效改善。本期多元前哨由這幾則新聞,作一些分享和討論。.......[More]

 望文釋義

  多元文化教育強調應考量歷史、文化、社會等因素對教育造成的影響,關心社會結構與教育脈絡中的權力關係,思索如何在教育實踐中改善或消除社會不平等現象。「階級」是促成社會多樣化的因素之一,整體說來,無論本土或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文獻,對階級面向的探討均不若在性別或族群面向的著墨程度,值得我們針對本土的脈絡再做開發。因而對於社會學理論中分析社會不平等非常重要的「階級」與「社會階層化」兩個基本概念,有必要進行理解。與其過度簡化的將這兩個名詞對立起來,不如說「社會階層化」和「階級」概念,實質上是分析結構化不平等現象時涉及的兩個緊密關聯的名詞。以下針對此兩名詞做一概述。 .......[More]

 多元二三事

  本期多元二三事,邀請到在花蓮春日國小擔任校長的李國明學長分享他在教育現場中對於多元文化教育的具體實踐。.......[More]

 你來我網

  從九月至今,多元所舉辦了許多精彩的活動。在九月份,本所承教育部委託舉辦的東區【大專校院校園性騷擾/性侵害事件調查專業核心人員、行政處置及輔導知能培訓研習】。十月份自第二個周六起於花蓮松園別館舉行『健康的女人,女人的健康』一系列專題講座,與社區居民有良好互動。此外,十月底本所亦在難得的機會下邀請到陳俊志導演帶著新作至所上放映。十二月初今年度行動研究學會年會也在花師舉行。
         時至年底,諸多與多元文化相關的學術活動陸續展開,編輯小組也為大家收集了相關訊息,有興趣者可踴躍參加相關活動喔!
.......[More]

 本期專題

              

                  我與文化研究的因緣                       文/王應棠

 

        1998年的年底,我剛進台大城鄉所博士班不久,有一天早上進研究室發現桌上擺了一張紙,是新成立的一個學會招募會員的申請書。這個新學會是什麼學會呢?沒錯,就是「文化研究學會」。當時我對「學會」這種組織不太了解,並沒有加入,不過對「文化研究」這個學科倒是產生一點好奇心。
我因為博士論文研究的是原住民跟家的意義與族群文化認同有關的議題,2000年初跟指導老師去申請國科會專題研究時,原本是依問題的屬性,認為申請文化研學門比較恰當,沒想到承辦人來電通知,文化研究學門因可擔任審查計畫的老師太少,要我們按照專長領域更改為區域學門。這是進一步了解文化研究這門學科的「尚未建置化」狀況。
        在1998年到2002年之間,我穿梭在台大城鄉所、哲學所、社會所、人類所與外文所修課與旁聽,現在回顧起來,與文化研究有些關係的課程有「傅科的知識考古學」、「海德格後期哲學」、「文化社會學」、「日常生活社會學」、「詮釋人類學」、「差異與認同」、「漂浮、主體、認同」、「人類學與文化研究」、「空間意識與閱讀主體」等課程,這些繽紛的研究主題與理論真是讓人目眩神迷。從齊美爾(Simmel)、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批判、威廉士(Williams)的文化主義觀、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理論、符號學對神話的揭露、Bourdieu對運動迷與新聞場域的運作分析等論述,到霍爾(Hall)等一干與伯明翰當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關係密切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都在這幾年中紛至沓來。
在各種思想的衝擊中,原先在生活經驗中作為客體的「世界」改變了,審視客體「世界」的「主體」的「自我」也變了。概括而言,這種思想改變的趨勢可用「多視角觀點」一詞來形容。「多視角觀點」首先認為,我們對現實世界的認識不能是一元的、單向度的,而應是多元的、歧義的和多視角的,並且通過詮釋的多元性來認識現實世界。這種觀點首先摧毀實證主義的「客觀性思維」,將實體性客體轉化為「視角的客體」,強調世界的多義性和多元性。其次,「多視角觀點」斷然拒斥「主體」的統一性,將唯一絕對的主體予以多重化、去中心化。對客體(世界)、主體、以及主客關係的重新審視,給予多元的世界和多元的真理(知識)開放出位置,造成眾聲喧嘩的多重化現象。
  文化研究在這一思想土壤中,研究的旨趣特別注重研究當代文化中的大眾文化,也重視被主流文化排斥的邊緣文化和亞文化。作為一門新興的學問,在前述研究領域中,文化研究重視的是文化中的權力關係及其運作機制,並提倡一種跨學科、超學科甚至是反學科的態度與研究方法。今年我開設「文化研究導論」的課,在設計課程大綱時即受到這門學問的歷史脈絡與我個人的學習經驗所影響,希望能一方面呈現現象世界的多元面貌,又對非主流文化與權力的運作具有敏感力。

  

 理論視窗

  

  多元電子報期許在文化研究與多元文化教育學術實踐的路途,結合理論與經驗的對談,能有更多的思考與回饋。後殖民論述的重要人物Homi K.Bhabha,他由後殖民論述觀點闡述文化揉雜(hybridity)與殖民雙方含混矛盾(ambivalence)且充滿張力的互動關係。Bhabha的理論概念打破傳統二元對立的穩定架構,以含混矛盾及不確定性(indeterminancy)為弱勢者開創出可遊走的空間。本期電子報即對他的理論觀點簡介之。

 

Bhabha的後殖民論述

 

  Homi K.Bhabha是後殖民研究的重要人物,相較於其他著名的後殖民論述學者,早期的Said幾乎完全是在關注殖民者,而後期的Fanon則幾乎完全是關注於被殖民者,Bhabha則尋求注視跨越殖民分野的相同點和彼此協調。對Bhabha來說,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間的關係要比Fanon和Said暗示的來得複雜、細緻,也充滿了政治氣息。主要是殖民關係中,心理影響的矛盾模式的流傳,破壞了二元論者的設想:他們認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身份和地位以穩定不變的形式存在著,彼此之間絕對不同,並總是相互衝突和對立。而Bhabha的理論則認為,殖民關係是由「多重矛盾的信仰的形式」(在雙方)所構造的(巴特,2001:167),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並非天壤之別。
  關於「含混矛盾」是Bbabha後殖民論述的基本主張,在《The location of culture》(Bhabha,1994)一書中,他以語言學及精神分析的概念去檢查「殖民與被殖民角色的矛盾情結」,呈顯迷失與探索的焦躁與拉距。強調在文化的互動與交會中,對文化差異的陳述不能再以傳統觀點去看待。從少數族群觀點去看待差異的社會發聲,是複雜、正在進行、協商的,並且從中去探尋在歷史轉變中所浮現的文化雜種性。在偶發事件或矛盾對立過程中形成的力量,產生了「暫時性的文化」,是結合過去與現在對傳統思想的創造,這個過程使人與傳統最初的認同疏遠隔離,重構過去的常規與界限,甚而挑戰原初對發展與革進的預期。由此觀點而生的力量,從而形成政治上的增權賦能及多元文化論的擴大,並使個體超越自己。由不斷詢問自己各種遭遇的疑問及在陳述行為中所產生的縫隙空間,都顯示出建構認同的方式並非是簡單二元邏輯的。而這種文化的雜種性特質也反應在Bhabha自我的實際角色與言談中。
        正如Bhabha的揉雜理論所認為的:在殖民過程中,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間的關係往往相當含混矛盾;殖民者雖然試圖將被殖民者形塑、規範為由自身形象衍異而出的他者,但其結果卻是形塑出一個和自己「幾乎一模一樣,卻非完全相同」(almost the same ,but not quite)的「學舌者」(mimic man)(黃宗慧,1995:87)。Bhabha由後殖民觀點闡述文化揉雜(hybridity)與殖民雙方含混矛盾(ambivalence)且充滿張力的互動關係。他的理論概念打破傳統二元對立的穩定架構,以含混矛盾及不確定性(indeterminancy)為弱勢者開創出可遊走的空間。
  以台灣原住民的處境來看,同化政策的發布與執行即是一種控制的形式,是主流政權要求原住民採納征服力量的外在形式,並內化其價值觀和準則,是要改造原住民文化讓其「照抄」或「重覆」主流政權文化的開化使命的計劃,它與蠻力的統治政策完全不同,其構成了殖民權力和知識最難捉摸、也最有效果的一項戰略。以歷來主流政權同化論下的教育政策及措施所塑造出來的原住民知識份子來看,雖因同化政策之賜提升原住民在主流文化所認可的知識技能,但依Bhabha「嘲仿」的觀點,此「含混矛盾」的文化差異交會,與同化教育政策形成的複雜處境,造成「揉雜」的心理狀態:一方面的殖民話語想像是被殖民者都暗中想藉此欲求逐漸接近殖民者較高的條件;而另一方面的殖民話語則與之矛盾,認為被殖民者依舊是較劣等的人。在嘲仿的核心部分一直不穩定的存在著妥協與拉距:希望有一個更新的、得到認可的他者,作為「差異」幾乎沒有、又未全然沒有的屬民。而這情況又與殖民者企圖塑造被殖民者為順服的屬民的目的完全相反,因為嘲仿產生的屬民其「不全然一樣」的作用就像一面扭曲的鏡子,破壞了殖民者至高無上、不可侵犯的統治身份,並如同在刻板印象中一樣,借助其不穩定而複雜的轉折與作用,重新申明「他者」的獨特性之存在。
  整體而言,Bhabha的後殖民論述分析可以說就是解構思想的一個分支,只是他以獨特的方式,把語言符號的抽象推演轉化為切合社會現實,卻又有點超離的分析,故在文化研究界佔有一席之地。Bhabha的理論概念可以提供研究者更細微的觀看視角,透過歷史文獻或文學、論述、行為表現等各式文本的檢視,對於探討特定場域或族群間涉及文化差異所引出之議題,帶來更豐富細膩的解讀與思考。對於教育的啟發則在於:應認可複雜多元的教育情境,提供另一種對過去同化教育的解讀與思考方式,透過對談與協商的機制參與教育論述的公共領域,跨越角色分明的界限鼓勵流動多重的主體位置,並對過去刻意被忽略或太簡單化約的教育問題與文化因素,進行更深刻細緻的探討。

 

參考書目:
巴特.穆爾-吉爾伯特(民90)。后殖民理論-語境 實踐 政治(陳仲丹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無記載)
黃宗慧(民84)。雜的痛苦與/或雜的希望-從巴巴的揉雜理論談起。英美文學評論,第2期,87-100。
Bhabha K. H.(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Routledge.

 

 日積月累

  

  本期專欄,電子報編輯小組邀請研三冠瑩分享她閱讀當代詮釋人類學大師Cliffrod Geertz的論文“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的讀書筆記。


Geertz的<從土著的觀點來看>一文之讀後感

 

  本文以馬凌諾斯基(Malinowski)的妻子出版其所寫的《日記》開啟,引伸出人類學家在田野從事研究時的內心兩難處境。並融入「經驗接近(experience--near)」與「經驗遠離(experience--distant)」兩個非二元對立的觀點,闡述人類學家如何在貼近當地部落的聲音(前者),與專業性撰文推論之學術術語間(後者)達到應有的平衡,並重新定義「從土著的觀點來看(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的意涵。從土著的觀點來看並非強迫自己成為當地人,事實上也無法全然變成當地人,也沒有必要全然等同於當地人。而是人類學家理解(verstehen)所「憑藉」,或「經由」,或「透過」等媒介,判明當地生活居民如何界定自己,發覺他們所擁有的關於何謂「自我」的觀念,因為不同文化中有不同樣態的自我。並探詢出各地方人民確實表達自己的象徵形式—誠如文字(words)、意象(images)、制度(institutions)、行為(behaviors)等。
  Geertz並提出自己親自到爪哇、巴里、摩洛哥所做的田野研究,調查發現這三個地方如何運用不同的模式來界定「自我」。
一、爪哇人:

  內在(batin)與外在(lair)一同塑造獨特的自我概念。內在泛指人的情感生活,它來自於個人所直接感知到的,主觀的感受;外在指涉外顯的行動、運動、姿勢、講話等。這兩組現象需要被納入適當秩序、相互獨立的存在領域之中。另一組「精緻的(alus)/粗俗的(kasar)」對比,顯示爪哇人對人的目標是同時在兩個不同的自我領域(內在&外在)都做到精緻的(alus)境界,內在的領域,需要透過宗教的陶冶來達成,而外在的領域則需要禮儀來達成----人的寂靜化(quietism)。
二、巴里島:

  人並非獨自擁有本身命運的一個個體生物性,而是把個體的人納入絕對化的某類屬(稱謂體系:稱號、頭銜、角色)中,以標籤來稱謂他人,等於藉此將對方界定為一套固定模式中的某個定點,是不隨時間而更易的文化位置佔據者,一種與戲劇模式相配套的「自我」民族。----人的戲劇化(dramatism)。
三、摩洛哥:

  nisba 包含在個人的名字裡,用來表示他的身份,人並非作為一個本身擁有明確界範的、被單獨命名的精神實體,而是空的,等著被填進東西。此種社會模式導致的自我概念---是由脈絡和相對關係來標誌公開身份,運用較為私人且穩固的生活領域,以及和當事人緊密聯繫詞彙來作標記。是一種「鑲嵌式的社會組織體系」(mosaic system of social organization):不同形狀與色彩的磁磚不規則地擠成一堆,形成了一個極其複雜的整體圖像,但無論如何各單位仍能在其中保持個別性。人們在其中的互動,視其在整盤拼貼磁磚中的位置所決定----人的社會脈絡化(contextualism)。
  最後,採行狄爾泰所論的詮釋循環(hermeneutic circle)---在特定點評與整體綜觀兩基點間的互相流動,人類學家於田野中的資料蒐集的細節,和他建立整體理論架構之間的智識不斷激盪過程,以獲得民族誌的詮釋與理解。因而人類學家不需要佯裝變成當地人的必要,而是並置「經驗接近 」與「經驗遠離」平衡運作,理解亦即掌握意義的共享。釐清了土著觀點真正意涵。

讀後感:
  《日記》引起極大的討伐風波,不外乎馬凌諾斯基沒有站在與研究對象同一陣線(給土著取外號、性慾想像、成天回想起自己的家鄉、劃分他者…..)。然而,Geertz試圖將大眾對馬凌諾斯基的批評,轉向關注何謂人類學研究所推崇的「土著的觀點(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居中有何困境以及重新定義。因為若只是圍繞在批評馬凌諾斯基之無道德作為,並沒有切中核心,更何況處在外圍的我們要如何判定研究之道德性。
  馬凌諾斯基《日記》的揭發,並不能斷然批評其牴觸了研究倫理。在人類學研究的一項特徵,即是進入田野,實地考察當地的風俗文化,然而,傳統研究倫理所捍衛當事人的印象必須重新思考,因為研究者深入一個陌生的環境,與自身既有的文化母體差異極大,在適應上已經是個負擔,加上要在田野中研究另一民族的人,必須學習轉變成新的思考系統,因而在這轉化過程中,免不了會有馬凌諾斯基在《日記》所記錄的私密低喃和抱怨,但卻也反映了人類學家最真誠的心態。但這與拒斥研究倫理無關,而是人類學從事的研究方法所帶來的一些思考,人類學的研究與自然科學所推演的普遍律則不同,其不是處在研究室中,執行假設演繹的工作,而是擺脫一般既定不移的學術研究霸權(如西方的進步所引導的),企求挖掘另一種主體聲音,深入研究場域,強調與當地人的關係建立,融入當地生活模式。從土著觀點出發,卻又難以擺脫深植心中已久的母國文化系統,因而人類學家的角色多樣化,難免有角色衝突的現況發生。
  《日記》清晰傳述了「神入、移情作用(empathy)」---跳脫自己,進入他人情境中的困難之處,因而,「土著觀點」究竟還有什麼其他的可能性。土著觀點所追尋的,不是立基於建立「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律則,而是建立地方知識,並且打破知識生產的權力關係,避免我族中心主義(通常是指西方)的複製,平等地站在部落當地人的角度思考,儘管這當中是否達成顛覆權力關係,仍是值得詳加討論與質疑的,在此並不加論述。然而,達到土著觀點探索,居中核心關鍵在於人類學家/研究者身上,背負著多重角色 的他/她們該如何自處,Geertz提出了詮釋循環,以及經驗接近與經驗遠離的平衡。並在文中舉出自己到爪哇、巴里、摩洛哥所從事的研究為例。
  Geertz到爪哇、巴里、摩洛哥從事田野研究,體現了人類學以實際參與經驗性的田野工作來研究文化現象。由於信仰文化相對性,每一個群體所屬的文化,有其特殊的內涵和意義,對於處在所屬文化中的人而言,不能將人視為樣品般,以自然科學來研究,而是以理解性的脈絡為主旨,從Geertz對文化的定義看來:

 

  我所採行的文化概念,在本質上屬於符號學(semiotic),誠如韋伯所說的,人是一種懸掛在自己所編製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man is an animal suspended in webs of significance he himself has spun),我 把文化視為那些網,因而對文化的分析不需要尋求法則的實驗性科學,而是探尋意義的闡釋(interpretive)。(Geertz,1973:5)

 

     Geertz認為文化由意義、象徵、符號所編織的網絡,使得文化不能用本質論來看待,亦即不是把文化視為靜態的,也非列出文化的種種定義而已。而是把人昇華到高境界,給予人存在的意義探測,因為文化是人所獨有的,誠如德國哲學人類學家Arnold Gehlen說:「人類為了有利於自身的生存,而把自然加工改造就稱為文化,而文化世界就是人的世界」(游棟梁,1999:305)。Gehlen著點在文化與人類生命關聯性的探討,人類是生活於自身所創造的文化世界中,且呈現一種信念:文化與自然是相衝突的,而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是因人類可以創造意義和經過教養的行為,不像其他動物是被先天的生物因素所決定。文化是人類獨有的現象。這也是人類學取向的文化意涵 。
  因而,Geertz到爪哇、巴里、摩洛哥等地田野調查,探究人的定義,藉由與當地人的互動,探究當地人的觀點,發掘他與生活世界的關係,從他的觀點來看他們所屬的生活世界之運作,因而,進而發現爪哇、巴里、摩洛哥各自有自己的關於人的定位。在這邊也體現了一項人類學研究的特徵,研究者必須丟棄自身所帶有的優異自我及刻板偏見,通常亦是一般大眾的想法,不然,就會將爪哇、巴里、摩洛哥這些地方風俗視為怪異、低俗、落伍。因而,土著觀點使得文化相對性有其發展的可能,尊崇每一個文化的存在意義。所以,研究者必須進行觀點的轉換,脫離自身沉澱已久的我族中心文化灌輸,而是,站在當地人的角度看他們的文化世界。因而,我認為土著的觀點(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亦是研究者所採納的一種研究態度、倫理取向。
  Geertz在文中,重新定義了土著觀點的意涵,文末更提及詮釋循環(hermeneutic circle)的研究策略,對於「部分」的理解為「整體」之意義所引導,而對於「整體」的理解又有賴於對「部分」的理解而達成。處處可見Geertz的精湛推衍程序,讓讀者更深刻的理解人類學的工作,人類學家的研究型態。
  總觀之,Geertz所闡述的土著觀點,試圖解構所謂科學途徑的研究方式,打破一般學術運作的固著權力觀。尤其在人類學中,所要探究的主軸—人的意涵,在不同社會、部落、空間中有不同對於人的定義,但是不可能去對當地人(土著)進行訪談,問他:人是什麼?事實上,任何人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而是需要透過Geertz所提供的詮釋循環策略,在部分與整體之間,在反反覆覆之間,在特定點評與整體綜觀兩基點之間的彼此交互流動。所以,是人類學家於田野中的資料蒐集的細節,和他建立整體理論架構之間的智識不斷激盪過程,以獲得民族誌的詮釋與理解,包含觀念、文字、意象、制度、行為、語言等等的意義。
  但,Geertz所提出的詮釋循環,只是一個提醒而已,要怎麼實行和體會,仍是要親自去做、去感受才能全盤了解。再者,詮釋循環的層次除了Geertz所認定的部分與整體之間,有無其他的層次,或是運用在不同的學科之間,也是值得再思索的。

 

閱讀文章 :
Geertz, C. (1983). 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 On the nature of anthropological understanding, Local knowledge (pp. 55-70). New York: Basic  

  Books.                    

參考書目 :
游棟梁(1999)。語言與文化。東吳外語學報,第14期。
Geertz, C. (1973).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ative theory of cultu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pp. 3-30). New York: Basic Books.

  

 多元前哨

   

     隨著年底立委選戰開打,台灣社會各項資源分配與社福政策執行成效,頓成各界關注焦點。外籍新娘議題持續發燒,政府面對外籍新娘現象,擬成立移民署,並設立外籍配偶照輔基金,也引發一連串輿論探討。教育部彙整各縣市的調查發現,繳不起每月500元營養午餐費的學生較之上學年不減反增,看來台灣社會不平等的情形並未有效改善。本期多元前哨由這幾則新聞,作一些分享和討論。

  1.30億外籍配偶照輔金 後年起運作(中國時報 焦點新聞 2004.10.25)
 2.鎖定特定階層 婚仲業死纏爛打(中國時報 社會綜合 2004.11.6)
 3.逾12萬學生 吃不起營養午餐(中國時報 社會綜合 2004.11.3)

 

社會不平等-是族群,性別更是階級議題

 

  近年來外籍新娘的問題備受討論,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資料指出,外僑人數至二00二年已達三十九萬八千人,將近二十三萬的外籍新娘及大陸新娘以及她們所生的第二代,成為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之外的台灣第五大族群。外籍新娘人數大幅增加的現象,可由外在環境與內部環境觀之。外在環境的因素與台灣的現代化與全球化過程有著密切關係。而內部環境則涉及台灣女性教育程度的提升,近年來台灣女性向上流動機會比男性還高;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灣女性受過高等教育的每千人中有五五.八人,高於男性的五二.五人,而女性在都市很容易找到服務業工作,也不願意留在鄉間務農,很多留在鄉間的男子娶不到台灣女子為妻,因而迎娶外籍新娘蔚為風潮。這又牽涉所謂婚姻仲介業者的強迫推銷情形。仲介業者鎖定「固定族群」,尤其大舉滲透身心障礙者的家庭,上門先動之以情,以同理心的姿態,勸戒這些身心障礙者家長花一點點錢為兒子娶個外籍新娘,可以照顧他,順便傳宗接代、打理家務!這也引來將外籍新娘視為商品的爭議。
  外籍新娘大多來自東南亞國家和大陸地區,她們的丈夫有相當高比例是國內政經地位較低,或遠超過適婚年齡者,或身心障礙者,某些案例顯示遠道而來的外籍新娘,受父權與文化差異影響,在不對等的婚姻關係中,相對的又成為更弱勢的一方。台灣社會普遍將外籍新娘議題視為一種新形成的族群,彷若外籍新娘母子與其生存的台灣家庭是區隔開的。然而,如果將外籍新娘視為台灣的一分子,則這些現象牽涉的其實是一整個家庭在台灣階層位置的探討,既是性別、族群更是階級的社會不平等面向。只以族群角度談社福資源分配,容易形成和台灣既有的弱勢族群(例如:原住民)在資源配置上的排擠效應,產生一種對立、緊張的族群互動關係。
  報載顯示九十二學年度,台灣有超過十二萬的學生吃不起營養午餐,教育部解釋這是低收入戶與家庭臨時遭逢變故而繳不起營午餐費的學生,其中原住民學生佔一八九二七人。雖然失業率下降,政府擴大就業方案也持續進行,可是吃不起營養午餐的學童卻不減反增。而政府以營養午餐「公辦民營」方式補助台灣偏遠地區學校的學生,也產生因交通成本太高,甚至無廠商願意投標的困境。營養午餐問題顯示的不只是族群,也是城鄉及階級的社會不平等。我們的社會福利與資源分配政策,實在應該更仔細妥適的考量。
  近來社會議題一直以族群面向去探討而備受關注,這種族群界線的劃分,經常模糊了另一個也重要的社會意象:階級。只以族群為分類,反而忽略整體社會環境及條件,對同屬社會低下階層的人帶來的壓迫或宰制,他們同樣無法獲得基本賴以生存的資源並深受其苦;也間接形成台灣人民彼此間的資源爭奪和對立。性別分工在所有社會中成為社會分化的基礎,並且同樣的與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有關;族群性在類似的情形下,也成為許多社會不平等現象的主要構成因素。人類的不平等現象可以根據許多不同的基礎加以理解,並且剝削和壓迫的現象也可以根據這些基礎產生並繁衍,因此就必須認識到這些不同的基礎並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交錯的。社會階層化的現象必須置於其複雜脈絡中,更深層謹慎的看待。

 

參考資料:
楊瑪利、楊艾俐等(2004)。新台灣之子-未來百年台灣競爭力。台北:天下雜誌。
營養午餐公辦民營 偏遠區斷炊。2004年10月6日。中國時報,地方新聞版。
教養新台灣之子 新課題-萬里的漁民,每月約有5名外籍新娘嫁入。2004年10月24日。中國時報,地方新聞版。
失業率降 貧童反增 怪哉。2004年11月4日。中國時報,地方新聞版。

 

 望文釋義

   

  多元文化教育強調應考量歷史、文化、社會等因素對教育造成的影響,關心社會結構與教育脈絡中的權力關係,思索如何在教育實踐中改善或消除社會不平等現象。「階級」是促成社會多樣化的因素之一,整體說來,無論本土或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文獻,對階級面向的探討均不若在性別或族群面向的著墨程度,值得我們針對本土的脈絡再做開發。因而對於社會學理論中分析社會不平等非常重要的「階級」與「社會階層化」兩個基本概念,有必要進行理解。與其過度簡化的將這兩個名詞對立起來,不如說「社會階層化」和「階級」概念,實質上是分析結構化不平等現象時涉及的兩個緊密關聯的名詞。以下針對此兩名詞做一概述。

 

階級(class) vs. 社會階層化(social stratification)

 

 階級
  指一個社會中個人之間或團體(如職業團體)之間存在的等級差別。在這個一般含義上,階級是可以代替社會階層化(social stratification)的。一個由經濟關係所決定的階層化社會,是所謂的階級社會。在階級社會中這些不平等的團體稱之為階級。具體而言,在生產工具的經濟關係下,所產生的客觀之社會不平等結構中,共同分享相似性質的社會位置的團體,就是階級。馬克思(Karl Marx)是關於階級的社會學理論發展中第一位重要人物。他認為階級差異性乃源於社會結構本身,尤其是他所謂的社會中的生產關係。階級的劃分是根據誰擁有生產工具(雇主),及誰使用生產工具(工人)來決定,而階級的歷史重要性在於其本質上具有剝削性,與階級對抗相聯繫的衝突是社會變革的最重要因素。階級制度的經濟觀由德國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加以改良。他將階級制度分為三個模式來分析:階級-代表人在市場中獲取利潤的能力;地位-代表人受到高度評價及尊敬的程度;權力-代表對他人行為產生影響力的程度。韋伯所提出的這些階級型態,彼此間雖有互動,卻各自獨立,此點與馬克思迥異。

 

 社會階層化
  社會階層化是指一個社會存在一些不平等的團體,它是一種比較定型化的結構或較穩定的結構,而且這種結構會在代間傳續下去。在這種結構中,有些團體會享有較其他團體為多的社會資源。因此,社會階層化是社會中所存在的不平等現象的等級分層結構,舉凡教育程度、收入或職業聲望等都是社會階層分類的重要指標。社會成員依據財富、權力、聲望區分為不同評價的垂直層級。關於社會中的社會階層化現象有不同理論取向觀點。而這個名詞提供了一個重點,據此可以對不同社會中所特有,或某一社會中所出現的社會分等和不平等現象的不同形式作出區別。例如,在歷史的和比較的觀點可看出奴隸(slave)、喀斯特(caste)、層級(estate)以及現代階級開放(open class)社會間的區別。此外,還可看出類似的社會特徵,在不同的社會中造成了不平等現象。例如性別、族群和年齡在不同形式下,對不同歷史時期和文化中的統治與被統治關係的影響。以及取得或支配某些社會資源,對造成或維持社會不平等的關係。

 

參考資料: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
臺灣中華書局簡明大英百科全書編譯部(1989)。簡明大英百科全書。臺灣中華出版。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慧(1997)。多元文化教育。台北:空中大學。
王振寰、瞿海源(199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Jary David&Jary Julia(1998)。周業謙、周光淦譯。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
 

 多元二三事

  

  本期多元二三事,邀請到在花蓮春日國小擔任校長的李國明學長分享他在教育現場中對於多元文化教育的具體實踐。

 

李國明學長∼
  李國明學長為多元所88級畢業生,目前在花蓮春日國小擔任校長。以下為學長擔任校長職務對於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踐與經驗分享。

 

構築春日國小多元文化教育的夢田—從體驗、實踐與省思開始

 

壹、前言


  首先,先自我介紹,了解我的立場之後,以下所談的內容才有意義。我是原住民,是阿美族與卑南族的混合體,帶有兩種不同文化的血緣。由於生活接觸以阿美族較多,所以,大都以阿美族自居,也認同阿美族的文化。從事教職十六年有餘,看到很多的不公平及壓迫,致使自己不斷的惕厲自己,照顧弱勢族群是我能力範圍內應有的體認與責任。因此,為了實現夢想,「自我增能」及「發揮影響力」,一直是我的座佑銘。慶幸,自民國九十年八月任職春日國小校長一職至今,這對我而言,是支持與鼓勵,更是責任的加重。
  兩年前,曾經有老師認為:「學校都在一定的軌道上正常運作,似乎有沒有校長就不是很重要。」這樣的質疑,不禁讓我必須重新認真的思考,一所學校的校長到底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才是有用的。終於,在與同事、小朋友及家長們的長期互動之後,才真正的體悟到,校長是學校的掌舵者,是帶領學校向前發展的關鍵鑰匙。所以,校長必須要有高度的敏感度與協調力,及時時接受新知,反省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能力,亦就是說校長的權力須透過論述來展現影響力,校務的推展方能順遂。換言之,校長不緊要以豐富的學識與經驗處理校務、理解老師的專長與性格、學生的學習型態及家長的期望,還必須要綜合社區的情境脈絡及大社會的趨勢與走向,方能正確的引導學校走向符合大家期望的方向。
  三年過去,學校的經營成果--人事關係、課程本位發展、社區與學校關係、學校績效,過程中風浪雖有起伏,但一直都頗受大家一致的好評與肯定。尤其今年,帶領幼稚園二位老師,以舞「洞」邦查娃娃(阿美族的孩子之意)自主創意的主題教學為題,參加教育部第二屆教學卓越獎,榮獲幼稚園組的最高獎項--金質獎,並獲得六十萬元的獎金,是我從事教育工作十六年以來的最高榮譽,每次心想於此,總是雀躍不已。如今小有成果,但不因此自滿,相反地,反而是自己未來持續進步的開端。此外,更願以此,繼續為原住民阿美族的下一代而努力。

 

貳、多元文化教育的著墨


  多元文化的精髓,乃強調多元價值、尊重差異、接納對立與多元包容。其內涵包括族群、性別、階級、語言等等的相關論述、研究與實踐。目前,台灣要將多元文化的意涵,落實於學校教育,仍需面對諸多的衝突與挑戰。
  我服務的學校--春日國小,是個多族群的學校,阿美族60%,漢族朋友40%,學生總數為88人(含幼稚園27人)。雖然,學校地處偏遠,卻擁有情意濃郁的學校氣氛,不管是老師、學生、家長,乃至傳統素樸的社區民眾,彼此默認著學校是社區發展的重心與中心,更扮演知識傳遞及生活互動的重要角色。惟,位處鄉下,居民老化、隔代教養等現象嚴重,需要更多的心力投注,以回復春日國小多元族群應有的特色風貌。
  基於上述,為能落實多元文化的理念,讓學校與社區結為一體,在學校經營的策略上,我常依據以下學者的論述與發現,以為個人實踐時的重要參考:
 1.Bowles與Gintis(1976)發現學校教育為資本主義為而服務的,以合法化不公平的社會現象(李錦旭譯,1989)。
 2.Bernstain(1980)發現不同背景的兒童,早年生活發展出不同的語言形式,影響日後的學校經驗(引自秦夢群主編,2004:  129)。
 3.Bourdieu(1990)發現具有優勢文化的學生,在教育制度中儼然成為優勢者,而畢業後也成為社會的優勢者,即文化資本有助於其他資源的獲得(引自秦夢群主編,2004:129)。
 4.Apple(1979)分析意識型態與課程的關係,發現意識型態深深的影響著課程的內涵。透過這些課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受了這些意識型態。致使低層社會的人,乃至學生,在受壓迫中學習上層社會的價值觀(王麗雲譯,2004)。
 5.Paulo Freire(1970)從極弱勢的視角出發,希望透過教育的實踐,喚醒人們恢復原有的人性及批判意識,並以解放式的教育理想,化去舊有的不公平。希望透過教育,覺悟到自己遭到壓迫的生活處境,因而產生覺醒的動能;希望透過實踐(praxis)來改變整個壓迫的狀況(方永迫譯,2002)。
  因此,學校教育是一個實踐的場域。幾年以來,透過自己的體認、實踐,及多元文化教育的視角,發展出自己的教育核心理念,再配以學校願景的建構,構築出春日國小這幾來的重點目標。我深信教育是個動態的過程,在目前學校經營的發展上,有成功、有失敗,或觀念不清,甚或放棄。但,希望藉由這樣的分享,讓學弟學妹們知道,「教育」真的是一個值得用自己的一生,投入的「志業」。

 

一、教育的核心理念
  春日國小是個麻雀雖小,五臟卻俱全的學校。盱衡學校與社區情勢,再配以大環境的脈動,為突破偏遠地區的客觀環境,及社區民眾社經地位較低,與接受資訊的便利性始終不足的限制下,個人融入多元文化的教育意涵,發展出四項基本的教育核心理念,以為校務經營的準則:
(一)創意春日
  農業社會講求人力需求,工業社會著重機械產能,知識時代則追求創意。在力求多元的前提下,積極建立創意的春日氛圍,營造創意的學習環境,使春日國小學生亦能發揮所長。
(二)生態為用
  生態環境,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重要課題。利用先天的生態環境,培養春日國小學生具生態觀,與大地生物和諧共處,期能懂得欣賞大地之美,進而融入生活,以展現人之所以為人的氣度與胸懷。
(三)文化為本
  文化形塑,是動態且持續的過程。社區文化的建構,是價值觀、生活觀、世界觀的具體展現。是故,接納社區與部落的文化多樣性,發展、延續社區與部落原有的特質,讓學生開始喜歡自己的社區,甚至願意默默付出,以紮根自己的文化。
(四)適性揚才
  教育應該依學生的生活情境、能力、性向、興趣、學習風格及需要,提供各種適性的學習機會,除發揮學生的多元潛能,更可培養基本的生活知能與習慣。
基於上述的四項基本理念,希望能培育春日學子,不管是阿美族,乃至漢族朋友的子女,皆成為具有人文情懷的素質,一直是個人常久以來的想法。如今,經過長時間的構思與建構,轉為行動理念的根本,實踐於各項活動的推展,期能為春日國小及社區擘劃人才,造福鄉里。

 

二、學校願景—我們的夢想
  學校願景的營造是長久的時間、空間及人文的結合。願景是一種共識,除像徵學校向心力的凝聚,更是學校老師、學生、家長,乃至社區所給定的一種共同的意義表徵,這種意義化的成形,它更提供了一種願為願景努力的心性。所以,學校願景猶如船頭,是學校全體共同努力的方向,有了方向,學校的各項推展,就較為容易推展與實施。是故學校願景的成形,依學校情境,社區的期待,學生的需求,並配合九年一貫十大基本能力及本土化、全球化的原則訂定而成:(如圖一)
(一)健康快樂春日兒:營造健康、快樂的優質環境;養成閱讀與「悅」讀的習慣,提昇學童的知識學養。
(二)尊重共榮情意濃:懂得欣賞與愛護自己,推及他人,期能相互尊重;尊重不同族群的差異,和平共處共榮,創造優質的生活環境。
(三)自主創新迎未來:課程自主、學生自主,強調行動、實踐,展現學校與社區的特色。

 

                

                                                                          學校願景(圖一)  

 三、學校教育發展的目標與重點
  學校發展目標、重點的正確與否,攸關學生學習意願的啟發。為能讓春日國小的學生能夠快樂而有收穫的學習,是故,春日國小學生學習的發展,擬訂以現代國民、春日主體、社區關懷作為發展目標,以達到學校的願景,進而符合社區與大社會的需要。(如圖二 春日國小學校經營主軸架構圖)

   

辦學理念

創意春日

生態為用

文化為本

適性揚才

學校願景

健康快樂春日兒  自主創新迎未來  尊重共榮情意濃

學校目標

1.現代國民

2.春日主體

3.社區關懷與運用

重點內涵

1-1.統整與生活

1-2.健全學校組識

1-3.提昇教師專業

1-4.建構雙E數位化的學習環境

1-5.強化母語的學習環境

1-6.推動科學教育

1-7.強化美育教學

1-8.強化健康與體育

2-1.重視多元文化價值的適性教學

2-2.確認生態教育為發展主軸的學習環境

2-3.提昇學生素質

2-4.落實六大議題

2-5.重視輔導教育功能

2-6.建構具特色及教育意義的校園

2-7引入校外資源

2-8-.感恩心與榮譽心

 

3-1.創造學習的社區情境

3-2.善用社區資源

3-3.強化責任教育

 

 

參、學校經營的分享與反省


一、學校人事氛圍的凝聚
  學校成員,是來自不同文化與生命經驗的個體。要使學校教職員工,乃至社區民眾,能夠凝聚共識,齊心為校,默默付出心力的支援學校,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就我個人的經驗,行政領導著墨於影響力,而非法職權,是一種精神與理念的感召,是透過論述而得。我也知道,我無法讓學校每個成員都願意依我的想法做事,倘若皆為齋心而無異見,那也非常可怕。換言之,謂之齊心或許只是表面,無法達到真正地共識凝聚。
  準此,學校成員不是機械或工具,而是有生命的「人」,是會思考與判斷。故,平常應要說之以理,講之以情,允許不同的聲音,不同的做法,只要目的與方向相同即可。而且,對於老師同事情誼間建立,平時應多與之聊天,讓雙方都能夠了解彼此的想法與需要。此外,生活的聚會是必要的,這樣有助於學校老師們彼此間共識的疑聚,如此,校務的推動才比較容易。換言之,一所經營成功的學校,除要以「制度」為本,更應「以理訴情」,學校氛圍才會融洽與疑聚。

 

二、體認文化資本的差異
  我們常說:「學生才是學校的主體。」學生在被教導的過程中,我們常看到的問題是,教師到底怎麼了,為什麼不能理解學生,對學生為何不能感同身受?明顯地,那是因為老師不曾體會自己是不同於學生。曾經老師是求學過程的成功者,而處在鄉下位置的學生,有可能因為文化上的差異,無法經由自己的生命經驗,擴大學習的效果,反而受挫多於成功。
  雖然,我們會質疑,為什麼接受漢文化這麼多年的洗禮,學業成績的表現,還是沒有明顯的「提昇」?個人以為,這樣的質疑基本上忽略了「進步」及「差異」的社會多元本質。所謂的「提昇」是一個整體向上的板塊運動,最頂尖的人(所謂主流中的權勢者)正快速的向上爬昇,而低層的人們,乃至原住民,向上爬昇的速度,卻非常緩慢,永遠跟不上,所謂「上流社會」的腳步。
  教育的目的,乃提昇全民的素質,以適應社會,更應協助低層的人們向上,而非抱怨與歧視。然而,偏偏教育卻是扮演城鄉差距的真正推手。例如,自多元入學之後,所謂的七年級生的差距有逐漸加大的趨勢,有錢的子弟,不時的與世界接軌,吸取國際間一流的資訊,而鄉下的子弟,卻只能待家裡,望著天空空想,出路在哪裡?
  每當,我們知道教育的規範與判準,皆是注流文化與權勢者的尊從者時,真的,鄉下的孩子,真的需要更多人力、物力的投注。「文化資本」上的差異,不能夠一再的被忽視,反而應該需要用更積極態度與包容的心,接納處於弱勢的人們,尊重文化上的差異,運用時間與空間扶持他們,相信,我們的原住民朋友,總有一天,會找到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
總之,教育現場的衝突與矛盾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教育的目的不是抹去差異,而是要彼此的相互理解與接納,若能理得「尊重彼此的差異」,未來才能真正的和諧共處。

 

三、營造成功的校園活動
  每學期我們大都舉辦與學生生活經驗有關的校外教學活動。這學期,我們首先舉辦校外教學--追風看日騎單車,觀山訪水賞鄉景的主題活動,內容包括了騎單車、植物的認識,學做烤肉、竹炮、竹槍,認識牛蛙、菱角等等,開創了春日國小歷年來校外教學的型式。尤其在活動的內容上,本次由六年級學生,擔綱導覽認識動植物的介紹工作,更是不錯的創舉,雖然六年級小朋友,有的緊張到不知在介紹什麼,不過,過程中小朋友的經驗與收穫,是無法用知識本身加以詮釋。當我們透過實踐、體驗與省思的教學過程,我們真的看到小朋友的進步,值得下回持續推動。
  其次,檳榔防制的健康宣導活動,雖然看起來是個枯燥的宣導活動,但是,我們將活動以體驗的方式進行,內容包括演講、美食分享、檳榔娃娃的製作及陶甕彩繪。出乎意外地,我們看到了阿公、阿嬤、爸爸、媽媽及小朋友認真且喜悅地學習製作,這是我從來沒有的感動,原來我們是可以認真且有智慧的做完一件事情,而且是那麼地有創意。
  一位阿嬤就說(阿美族語):「活了這麼久,吃了這麼多的檳榔,從來就不知道,檳榔子可以做成藝術品,供人欣賞,感覺真的很好。」

 

四、社區學習型組織文化的曙光
  發展學校與社區成為學習的組織,一直以來,都是我心中的想法。以往,我們只重視學校能成為學習型的組織,最後,發展力量畢竟不能彰顯於社區。今年,由於家長會會長的全心投入,引領六位家長協助學校各項事務,只要有時間便與他們聊天,甚至拉他們一起參加研習。發覺,當我們的想法一致時,竟然動能高了起來,有時,雖有不同的想法與意見,但經溝通後,都能迎刃而解。
  我們之所以能夠結合,絕對不是利益,而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心念。而所謂的學習成長,亦非外界所謂的正式研習型態,而是經驗的交流,及彼此間的相互感召。以致於,到目前為止,學校的動能皆強大而有成效。

 

五、社區人力與資源的引入
  學校地處偏遠,是客觀環境上的限制。但,當我們誠心的接受社區的人力與資源,積極的引入部落與社區的文化內涵時,我們找到了學校發展的根本,更發覺以前總認為社區是無用的想法,現在竟然覺得開發不完,且持續地推動著我們向前奔跑。
  例如,今年暑假,家長會與學校老師花了三天的時間,彩繪學校的文化台,結果另人激賞,那種擁抱多元族群及和諧共榮的意象,莫不讓人認同。很意外的是,沒想到這樣的工作,卻激發了會長彩繪自家環境的念頭與行動。由於繪畫手法與主題,是以阿美族文化為特色,竟然,同街道的村民看到之後,亦隨之一起彩繪,完成整條街道的美化工作,展現出阿美族的文化氣息。學校與社區街道有了豐碩的成果,社區派出所便力邀學校協助為派出所的矮牆進行彩繪。像這些成果,都是之前始料未及。
  原來,我們所尋覓的人力與資源,其實就在我們的身旁。社區人力與資源運用的轉變,重點在於許久以前部落與社區相對於學校是落後的污名概念,是否真能放心釋去?倘若沒有,那麼就只是社區與學校,一種隔絕的感覺,但,倘若釋去,學生的學習就變得豐富而有內涵。我們經由轉念與實踐,帶動了社區與部落的動能,是我們最樂於見到的結果。進一步言說,當人力與資源引入學校之後,若能再轉向而用於社區,那麼,社區新形象的展現,便在此時展露無遺。

 

六、學校課程社區化,課程內涵產業化
  以往學校教育與社區互不相往來。學校所教授的知識,皆為主流文化,嚴重地忽略社區的豐富文化與不同的價值觀。目前,春日國小的發展,有了全新的轉變,我們希望建構學校課程社區化,課程內涵產業化的行動策略,透過學校系統性的規劃與設計,在課程的內容上積極的引入社區優勢的藝術品味與人文關懷,以營造學校與社區生命共同體的意念與思維。
  以往我們只注重視形式,忽略「產出」的重要。目前,改弦更長,著重學習過後的產出,沒想到,小朋友的成就感,便在此時得到了滿足。諸如,在藝術與人文的課程裡,我們引入社區皮雕的製作、稻梗畫作的製作及石頭彩繪,真的,我們豐富了學生學習的生命與價值。
  其實,這樣的過程與產出,我們誠心期盼能成為學生,乃至社區民眾的未來文化產業,帶動社區的觀光發展,而非只是因觀光而觀光。我們更希望從生命軌跡的流露著眼,感受真實的生活情感,體現真實的意義與價值。倘若從小我們就建立學生對文化與藝術結合的思維與經驗,而且又有產能,想像未來的春日社區,一定能夠留住一些人才,為社區播種、造福。

 

七、適性培植強化基本能力
  學校猶如電腦環境中的window視窗平台。首先,一直以來,學校依情境並配合教育優先區發展的特色,成立有直笛隊、田徑隊及網球隊。其中直苖隊著重阿美族音樂的學習,田徑隊則重視體能鍛鍊及遊戲化教學,而網球隊則強調靈活與雙人默契。不管推展項目為何?皆希望能適性培植,激發學生潛能。
  其次,就學生課業表現而言,重視學生統整能力的養成,但我們也不因統整而統整,踏實地加強學生的基本能力(國語與數學)。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實乃經過老師們的反省與檢討,認為倘若只注重統整,忽視基本能力的養成,容易產生閱讀與運算能力上的落差,直接影響學生學習其他領域的機會與結果,更影響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意願。尤其,目前學生在語文與數學能力上普遍表現低落的情事來看,若因統整而統整,難免有捨本逐末的感覺。所以,我們除了一般正常上課的加強之外,更配合教育優先區的推展,實施補救教學及夜間課輔的活動,期望透過一點一滴的培養,讓這一代的小朋友,日後成為父母時,憶起幼時的學習經驗,加惠他們下一代的孩子成長與茁莊。

 

肆、「誠心」足以化作力量—代結語


  透過我自己教育核心理念的定位--創意春日、生態為用、文化為本、適性揚才,立基學校願景—健康快樂春日兒、自主創新迎未來、尊重共榮情意濃,再著墨於現代國民、春日主體、社區關懷與運用為目的,再配以多元文化教育的意涵為動念,學校目前的各項推展工作,正逐漸的看到成果。不過,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若要真正的紮根,還需相當的時日。幸好,社會多元的腳步逐漸開收,學校環境亦日益接受差異,若能接受差異、尊重差異,那麼多元的學校氛圍,才能展露曙光。
  其次,堅持多文化教育的實踐與批判,將永遠是我在學校經營上的主軸。平時,從觀察、關心開始,理解學生,建立自己的經營觀點,進而依此,培養學生成為具有活用思維與批判研析能力的「人」。
  其三,未來,除上述理想的實踐外,春日國小的發展,將更努力於學生紀律、信心、生態教育及基本能力的培養,希望處於弱勢的學生們,能夠了解自己,喜歡社區,更願為社區謀福。
  總之,一句話「誠以待人」足以感動眾人,進而化作力量,為春日國小開花結果。最後,祝福所上的老師及學弟妹,平安快樂。有空可到春日國小一遊,在此恭候大家蒞臨,bye!bye!

 

 你來我網

   

  從九月至今,多元所舉辦了許多精彩的活動。在九月份,本所承教育部委託舉辦的東區【大專校院校園性騷擾/性侵害事件調查專業核心人員、行政處置及輔導知能培訓研習】。十月份自第二個周六起於花蓮松園別館舉行『健康的女人,女人的健康』一系列專題講座,與社區居民有良好互動。此外,十月底本所亦在難得的機會下邀請到陳俊志導演帶著新作至所上放映。十二月初今年度行動研究學會年會也在花師舉行。
  時至年底,諸多與多元文化相關的學術活動陸續展開,編輯小組也為大家收集了相關訊息,有興趣者可踴躍參加相關活動喔!

 

(一) 所內活動


1.【大專校院校園性騷擾/性侵害事件調查專業核心人員、行政處置及輔導知能培訓研習】
  本所於93年9月6~10日協辦的東區【大專校院校園性騷擾/性侵害事件調查專業核心人員、行政處置及輔導知能培訓研習】圓滿落幕,從會後的分享中,可看出本次的研習活動已產生了效應。與會人士為東部十所大專院校的行政主管、輔導老師、及性騷擾/性侵害防治與申訴委員等,經由專家學者的詳細講解,以及大家意見與經驗的交流,身為校園中處理性騷擾/性侵害事件的第一線人員,大家都有了即時通報及處理的體認,也熟悉了如何透過法規、組織在校園中實際運作。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猶如一顆種子,在這場研習活動中發芽、漸漸茁壯,期盼這些種子可以散播到校園各地,並且開花結果。

 

2. 『健康的女人,女人的健康』社區講座
  本所於93年10月9、16、23、30日在松園別館舉辦『健康的女人,女人的健康』社區講座,邀請社區中的女性關心自己、愛護自已,也邀請社區中的男性關心及愛護其女性親友。以下為各演講的主題及主講者:
(1) 我的精子戴眼鏡、走會喘-從不孕症看男女關係。台大社會系吳嘉苓教授。
(2) 月經、更年期和女人的身體。高醫大性別所成令方教授。
(3) 女性的抗癌經驗-媽媽、妻子、女兒和癌細胞。慈濟醫院石世明心理師。
(4) 作個健康、有尊嚴的產婦-談人性化生產。邱明秀助產碩士。
  此四場演講吸引了許多社區的女性共同參與,女性齊聚一堂,不分老、中、青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問題與分享,幫助女性更加了解自己。此外,雖然此講座亦對男性釋出善意邀請,不過參與的男性仍為少數。即使如此,這些參與的男性也同樣地在講座中獲得了不少收穫,並且更加了解身旁的女性。

 

3. 『無偶之家,往事之城』影片欣賞及『美麗少年,不只是喜宴』專題講座
  本所於10月22日邀請到曾執導過『美麗少年』的陳俊志導演至多元所演講,此次陳導演帶了他的新作品『無偶之家,往事之城』來與大家見面,不同於美麗少年的青春氣息,此次的新作品是以老年同志的生活為主。老年同志見證台灣同志歷史的發展,其生命的歷程對於當代同志而言,具有歷史性及指標性的意義。雖然導演表示其作品尚在周全階段,還有許多待釐清之處,但我們從影像中似乎已可以看出其用心,以及老年同志的生活圖像及生命張力。

 

(二)所外活動


1. 2004行動研究學會年會-「行動研究實踐與社群對話」,2004年12月4日至5日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國際會議廳 (體育館一樓)舉行,詳情請見http://www.nhlue.edu.tw/%7Egimewww/

 

2. 第六屆「性/別政治」超薄型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年11月27日於中壢中央大學文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行。詳情請見:http://sex.ncu.edu.tw/conference/slim/slim6/6th_SLIM.HTM

 

3. 2004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 走過台灣-世代、歷史、與社會」研討會。12月4日至5日於清華大學舉行,詳情請見http://wayne.cs.nthu.edu.tw/%7Eiosoc/tsa/index.php

 

4. 台大城鄉所研講訊息:女性主義的空間再思檢視女性主義地理學中性別/空間概念化的範型轉移。時間2004年12月15日(三)17:00~19:00,地點:台灣大學城鄉所大禮堂,主講人:孫瑞穗。詳情請見http://www.bp.ntu.edu.tw/bpwww/index.html

 

5. 「2004全國社區大學課程觀摩會」。時間:2004年12月18日(六)∼12月19日(日)兩天一夜,地點:美濃鎮東門國小。詳情請見http://www.nhlue.edu.tw/%7Egimewww/931212.doc

 

6. 「南島論壇國際研討會-交流與博物館」。時間:2004年12月15日(三)~ 12月17日(五)三天兩夜,地點:台東市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詳情請見http://www.nmp.gov.tw/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花師多元所製作 編輯群:張珊菀 曾詩蘋 廖千惠   蘇羿如

網址:http://www.nhlue.edu.tw/%7Egimewww/ 電子信箱: gimewww@mail.nhlue.edu.tw

地址:花蓮市華西路 123 號    電話: (03) 8227106 #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