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的話

  第二期的多元文化教育電子報出刊囉!本期增加了「日積月累」、「多元前哨」、「多元二三事」等部分,並且有許多豐富精采的內容,希望各位讀者繼續給我們支持與鼓勵。

 本期專題

  在本期專題部分,電子報編輯小組在機緣巧合下拜讀夏曉鵑教授的「從原住民到新移民」一文,認為該文與七月份成為台灣社會關注焦點的原住民以及外籍新娘事件可互相呼應,因此在徵詢夏教授本人的同意後,於本期專題部分納入了此文,全文點出了整個台灣社會看待弱勢群體的方法,弱勢群體之所以為弱勢,其背後實際上存在著結構面的問題,也唯有看清這一點,弱勢群體的處境方有改變的可能。.......[More]

 人物視窗

  王采薇老師於2001年加入多元所,她是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社會學博士、匹茲堡大學歷史學碩士。王老師的研究領域和興趣,包括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性別、族群、階級議題、社會運動、婦女史等領域。近年,老師的研究與教學更聚焦到學校教育中的性別議題。本期人物視窗,編輯小組專訪王采薇老師,希望能藉著王老師的研究與關懷面向更多元地認識多元文化教育的內涵及其意義。.......[More]

 日積月累

  「日積月累」所本期新開闢的專欄之一,本欄最主要的目的是提供所上同學發表文章的機會,特別是針對目前手邊正在進行的論文研究進行書寫或提出相關論述,以期得到更多的回饋。取名為「日積月累」,是因為論文的進行絕非一朝一刻便能完成,乃有賴於日積月累不斷地下功夫,並且以抱持著對學術研究的責任感及獲致自我成就為目標,期望此專欄可以真正地達到學術交流的目的。
  本所在92學年度第二學期的第一場學術演講中,曾邀請夏曼.藍波安至多元所演講,當時的講題為「達悟海洋知識初探」。演講中夏曼.藍波安除了對其個人的生命歷程做了一番回顧,更以他特有的方式、富感染力的口吻,引領我們徜徉於他的海洋家園,使我們對達悟族的生命智慧有全新的體會,他的一字一句無不深深地打動在場的每一位聽眾,該次的演講可謂精采萬分。本所研二的李珮琪同學論文研究的主題與夏曼.藍波安的作品息息相關,因此電子報編輯小組特地向其邀稿,讓我們一起透過珮琪的書寫對夏曼.藍波安獲致更深一層的了解吧!
.......[More]

 多元前哨

  多元前哨正如其名,我們會整理近期內最新、最即時、眾所關注與多元文化教育相關的國內外焦點,並從多元文化的角度對這些新聞做一些分享與討論!.......[More]

 望文釋義

  隨著通訊科技及運輸技術的發展以及各種跨國組織與國際網絡的形成,全球化已成為當前一個重要的時代趨勢,並極其快速地影響著世界上的每個角落。全球化既然是指涉全球性行動之動態連線,依此邏輯,全球化行動絕不再僅僅是普遍化、依單一類型發展的命題,它牽涉到的是多采多姿、異質多元之世界各地的社會內涵。資本主義據此而成為跨國運作的世界體系,此一世界體系常製造許多新的遷移與流動,在此體系中人們流動的頻率超過於以往,來自於東南亞的外籍新娘由於商品化的跨國婚姻而成為國際移民,這樣的遷移不單改變了當事人與其家人的生活,更重塑了原本不變的官僚及其它社會機構,而這正是台灣社會目前顯著的現象之一,也是值得關切的主題。有鑑於「全球化」與「全球在地化」互為因果、相生而存,以下將針對這兩名詞作一概述。 .......[More]

 多元二三事

  多元二三事為本期新開闢的專欄,此專欄最主要是為已畢業的學長姐與目前就讀於多元所的同學之間搭一座橋梁,使目前就讀於多元所的同學可以透過此一專欄了解畢業學長姐目前的動態,而透過學長姐的經驗分享,我們也可以藉此更明白多元人在各個領域的發展狀況。  
  M.E.e-paper電子報編輯小組特別邀請了近來剛考上教師甄試的楊景淮學長與柯凱珮學姐分享他們考教甄的心路歷程;並邀請了甫畢業就考上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班的葉瑋琳學姐與我們分享她的準備過程;此外亦邀請了今年剛考上國小校長的陳俊雄學長提供其考校長的心得與建議。讓我們一起分享這份喜悅,也希望這些學長姐的經驗談可以提供多元人更多的啟發喔!
.......[More]

 你來我網

  七月份雖說是暑假的開始,不過一向忙碌的多元人在本月似乎也不能好好的輕鬆放假,研一、研二的同學除了留在學校修習學程、為自己的論文努力外;七月底前陸續進行的學位論文考試,讓多元所更增添了一絲緊張、忙碌的氣氛。
  不過在忙碌之餘,一向重視情感聯繫的多元人,也不忘在七月份為即將進入多元所的新夥伴們舉行迎新茶會,歡迎她(他)們加入多元所這個大家庭;另外,多元人在七月底也為自己辦了一個刺激的所遊活動。
  本期你來我網,除了報導多元人這個暑假的動態外,也將介紹上學期末,畢恆達副教授在多元所的精采演講!另外,編輯小組在炎炎夏日也不忘收集近期與多元文化相關的各項訊息活動,提供給關心多元文化的朋友!.
......[More]

 本期專題

從原住民到新移民    文/夏曉鵑

  春暖花開,筆者帶著學生探訪原住民部落,好讓他們體會政黨惡鬥之外,基層民眾是如何的生活。沿著蜿蜒的山路行經茶園,明顯地看出有些是疏於照料,有些則可從整齊畫一的茶樹高度看出主人投注的勞動力。一旁有路人交換他們的觀察心得,結論道:「那些雜草一堆的是『蕃仔茶』,這些蕃仔就是天性懶散,又愛喝酒,有地也不會好好開發!」學生疑惑地望著我,我要他們稍後訪問原住民茶農後再下定論。

  原來,依據法令,原住民的保留地無法向銀行抵押貸款,他們看似坐擁山林,但這片土地是無法讓他們獲得生產所需的資本,也因此無法像漢人茶農般投下大量資金料理茶園,在此資本密集的茶產業中,自然失去了競爭力。 
  其實,台灣原住民在殖民者主導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受到了制度性的排擠。從日據時期開始,為取得台灣山林殖產的利益,日本殖民政府針對山地地區開創了保留地政策,以保留地為「官有地」的一環;藉由軍事鎮壓、刑罰和山地教育,一方面制止原住民延續傳統游獵生活方式,並強迫他們改為定耕,另一方面又招攬平地人入山砍伐林木。國民政府來台後,延續日據時期的山地政策,將日治時引進山地的資本主義生產因子更加徹底化,尤其是在平地農業經濟破產後,政府倡導農業上山,開放非原住民申請墾植開礦,再加上鼓勵原住民種植溫帶蔬果和茶等高經濟作物,全面改造了原住民之生產方式、風俗習慣、信仰體系與價值文化。  
  在此發展政策下,原住民一方面無法回到傳統生活與生產方式,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的競爭場域裡又受到資金、技術和通路等各種限制,而幾無立錐之地,因此衍生出失業、酗酒等問題。但漢人社會從輿論到政策,從未歷史與結構地分析原住民問 題的根源,卻倒果為因地把原住民問題本質化,以原住民「天性如此」和「素質低落」來解釋他們所遭遇到的生存痛苦。這種倒果為因式的理解反映在政策的擬定上是推出一大堆殘補式的措施,這些未對症下藥的措施不僅未解決原住民的問題,反而製造出原住民浪費國家資源的污名。  
  這樣的邏輯其實也映照在其他弱勢群體的處境上。以新移民女性而言,流行的論述指稱這群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是文盲,而因她們素質低落,無能力教育下一代,造成了子女發展遲緩的問題。其實,新移民女性並非文盲,而是生存國度的改變 使她們原有的語言無用武之地;而在台灣缺乏對多元文化尊重的環境下,她們原有文化的教育方式,以及自身原有的能力,皆普遍受到壓抑,甚至否定,使得她們不敢或不願以母語與孩子互動,造成部份新移民女性的子女產生語言發展遲緩的現象。目前政府的因應方案並未針對台灣缺乏多元文化的結構因素,僅鎖定其子女進行補強教育,不僅造成新移民女性的子女被標籤化,也極易造成他們對母親的輕視與疏離。這種資源的錯置,非但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還為新移民及其子女製造另一個污名:浪費國家資源。
  從原住民到新移民,我們應反省的是:看待弱勢群體的方法。當我們看到某些社會群體在社會發展上遲滯不前時,我們必須超越刻板印象的慣性思考,跳脫「社會問題化」與「污名化」的視野,進而檢視是什麼樣的結構限制了,甚至磨滅了,特定社群的發展能力。因此,若我們有心於改變弱勢群體的生存處境,就必須在尊重其歷史社會文化脈絡的前提下,排除各種結構性的限制,方有可能培養與激發弱勢者的能力。

  (作者為世新大學社發所副教授)  
  本文原載於中國時報93年4月25日論壇

 人物視窗

  

  王采薇老師於2001年加入多元所,她是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社會學博士、匹茲堡大學歷史學碩士。王老師的研究領域和興趣,包括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性別、族群、階級議題、社會運動、婦女史等領域。近年,老師的研究與教學更聚焦到學校教育中的性別議題。本期人物視窗,編輯小組專訪王采薇老師,希望能藉著王老師的研究與關懷面向更多元地認識多元文化教育的內涵及其意義。

性別與社會運動的交錯

  一、 老師的學術背景,是由最初的史學轉到社會學領域,請老師分享當中的轉折與選擇,以及之後是基於什麼樣的想法投入兩性議題、社會運動的研究

  我大學唸歷史沒錯,不過那時候也選修了社會學科相關課程,除了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多少都涉獵一點。當時並不是喜愛社會學,也不記得自己有多麼用功,但學期成績不錯,自然而然就覺得對社會學感興趣。政治學是因為我就讀政大的關係,相關科目即使我們不選修都會去旁聽。  
  大學畢業,我們班上很多同學考史研所,我也跟著去考,但是沒有考上,就先去工作,老師鼓勵我再進修,所以第二年再度報考,但還是沒有考上史研所,卻考上中山所。那時候中山所是第一屆,大家基於好奇心去參加考試,選考科目由政治學、經濟學以及社會學中選擇一門,我選了社會學,同學中有很多是社會系科班出身,而我是歷史系也被我考上了,就這樣我去唸中山所。當時中山所社會科學相關訓練蠻多的,不管是經濟學、社會學或政治學,來上課的老師們都是一時之選。中山所畢業後工作多年再度考慮到美國進修,當時擔心社會學底子不夠紮實所以不敢直接申請社會所,就回頭去申請史研所,也申請上匹茲堡大學史研所。  
  進入史研所後我想進行婦女史研究,然而1980年代中期婦女史研究還不是那麼受到重視,因此沒有受到鼓勵。後來我考慮了很久,直接去申請社會所,沒想到社會所不但收了我還提供獎學金,所以那時候我就決定論文以性別議題為主,正好一位老師剛到所上,她的論文研究與猶太婦女有關,自然而然的我就跟著她學習。此外,在美國唸書時,很長一段時間老師及同學們對臺灣女性都很好奇,卻缺乏相關資料,我記得在圖書館找聯合國的資料,有中國卻沒有臺灣婦女的資料,這讓我想要進行臺灣婦女相關研究。因為那位老師還開授女性主義及質性研究課程,當時女性主義算是蠻新的課程,我就決定以臺灣當代婦女運動為研究主題,可是所上沒有老師開社會運動這門課,所以就自己找資料閱讀、思考並整理,企圖結合性別和社會運動兩大主軸。沒多久原先指導教授離開那所學校,但我已經決定做當代臺灣婦女運動研究,還好後來的指導教授們支持並鼓勵我繼續完成這項研究。

 

  二、 有些基層教師認為性別平等教育在實踐上有某種程度的困難,也有些人認為性別議題根本不是問題,針對這樣的現象,老師可否提出一些看法。
  我也是這一兩年才進一步接觸小學的領域,在還沒有進入小學的現場前,大多數時候是透過相關教師或教育工作人員,理解她╱他們對於性別平權教育的看法。基本上現在很多人都說我們現在沒有什麼性別不平等,甚至有人講小學裡老師比較寵愛女生,因為女生比較乖巧聽話。可是當你仔細深入去瞭解,會發現並不是老師們不重視性別平權教育,而是性別平權教育它不是一門課程,融入其他課程時間有限,考試不考,加上它只是眾多教育政策之一,因而性別平權教育無形中被忽略掉了。  
  所幸這幾年來媒體及社會大眾逐漸關注性別平權議題,很可能是因為一些校園事件或社會事件的發生,使得大家關心這個議題。不管是教育部或各縣市教育局,陸續舉辦各類型活動,設立性別平權教育重點資源學校,並鼓勵小學教師們進行性別平權教育行動研究,目前已經有一些報告與成果出現,相當不錯。其中幾位老師我認得,在沒有太多的資源下,她╱他們熱心的投入性別平權教育,到現在報告都已經完成大半年了,有一位老師還常和我分享他所觀察到教學過程中性別差異現象,很令我感動。  
  因此我相信即使性別平權教育不是考試科目、或它只是眾多教育政策中的一項、或者只是融入課程,性別平權是時代潮流,具重要性及關鍵性也必然會受到重視。尤其是性別平等教育法的通過,在教育與性別這個議題上,我們有了明文的規定,保障所有的性別或是性向的人有平等的受教機會與權利,這真是令人振奮。

 

  三、這兩、三個月,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的社會運動十分的蓬勃,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其實有很多民眾對於社會運動是陌生的,社會運動是民眾對於議題的關注與積極參與的一種形式,有時也可能被有心人士操弄淪為一種工具,可否請老師談談對社會運動的一些看法。
  基本上三月到五月這段期間,臺北市的街頭出現了不同的群眾聚集現象。我沒有看電視,然基於對群眾及社會運動的興趣,稍微看一下電子報報導,目前為止我沒有做進一步的分析。  
  1980年代中後期,臺灣社會街頭運動開始出現時,我正好在國外,沒有機會親身去觀察。對臺灣的街頭群眾運動稍微有感受是前年928教師上街頭,那天剛好我在臺北,路經愛國西路的邊緣,看見人潮並體會群眾聚集的情緒。今年三月到五月,中間有一個週末,我又剛好路經中正紀念堂,不過那時候人潮還沒開始聚集。從平面媒體照片及報導,我感覺這次台灣社會群眾運動不太一樣,但仍有待進一步深入瞭解。  
  這次群眾聚集人數龐大,動作上比較和緩,感覺上有人在管理秩序,此外,靜坐無言抗議部分亦比較明顯。不少人將焦點放在學生的部分,且與90年代學生運動做對比。不管是大規模群眾聚集或學生靜坐,訴求的主題是什麼?採行的策略是什麼?這樣的策略有沒有獲得對話或對談的機會或者回應?是不是真的達成運動的目標?這樣的過程到底對臺灣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參與運動的這些人為什麼投入所謂的群眾運動?這一段時間過後她╱他們又有什麼樣的看法?等等都可以進一步去思考。
  這兩三個月臺北街頭群眾聚集不僅僅只是行動上的聚集,它的的確確代表著群眾的認同及記憶。群眾的聚集及社會運動不一定不好,非常值得去探討,我們可以從個人、政治機會或結構等層面來分析這幾個月來的臺北街頭大型聚會,基本上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議題,更有助於我們瞭解臺灣社會的發展。

 

  四、 可否請老師分享一下手邊正在進行的工作。

  對我而言目前最主要的就是教學工作,過去的訓練和教育比較不直接相關,到多元所來後,教學和研究興趣盡量朝向性別或性別與教育兩大主軸,目前正進行教室師生互動性別差異探究,並鼓勵研究生們進行性別及性別與教育相關研究。

 日積月累

夏曼•藍波安的海洋家園  文/多元二 李珮琪

  在介紹夏曼•藍波安之前,說一說他的名字是有必要的,許多人都不知該稱他「夏曼」還是「藍波安」,兩者皆非。夏曼•藍波安,之前的漢名是施努來,現已不用。他的長子施•藍波安出生後,他就成為了夏曼•藍波安(註一) ,即是「藍波安的父親」,這樣的稱呼有尊重他為人父的意味。這些漢譯的原住民姓氏,都是在九○年代經過原住民正命運動的爭取才有的結果,因此在這層意義之上,夏曼•藍波安不喜歡聽到別人還叫他施努來(關曉榮,1997)。  
  第一次接觸夏曼•藍波安的作品,是在決定以「海洋」為論文方向後,王應棠老師及黑潮的朋友土匪介紹我閱讀的,旋即被他筆下海洋的特殊氣味所吸引。海洋,在他的筆下,是一種日常生活,透露著人與自然的相互尊重,也蘊含達悟族對海洋的深層情感。以海洋為場景的作品,多少都具有一些浪濤起伏、人海交戰的緊張氛圍,但夏曼•藍波安筆下的海洋卻全然沒有應有的緊張感,對他而言,那是一種樸素而自然的生命形態(張瑞芬,2002)。所以我在閱讀夏曼•藍波安時,產生的是平靜而溫暖的踏實感,而非冒險患難的刺激感。在聽過夏曼•藍波安的演講(註二)後,除了更了解達悟族生活與海洋的緊密連結之外,從他的眉宇言談間,更流露一種深不可測的人生哲學,似乎他本身就是一個可以閱讀的人,言語和文字都不足以形容他。以下,我試著簡單介紹夏曼•藍波安的背景及作品,再提出關於其作品的討論,希望能藉此對夏曼•藍波安有更多的瞭解。當然,若要真正認識夏曼•藍波安,親自閱讀他的作品仍是有必要的。  
  夏曼•藍波安,一九五七年生,達悟族。他在國中畢業後離開家鄉蘭嶼,到嚮往的台灣實現夢想,他放棄保送進大學的機會,堅持要以自己的力量考上大學。十六年在台灣的生活,他經歷台東中學、淡江大學法文系、打零工、開計程車,在台北街頭參加反核廢料儲存於蘭嶼的運動。在八○年代進入九○年代之際,他經歷了一場嚴肅的自省,決定從台灣回到蘭嶼。關曉榮(1997)認為夏曼•藍波安這個回歸的決定有雙重意義:一是在台灣商品經濟的維生挫折下,尋找存在於母文化自然經濟中的力量;一是從父兄身上,追尋少年時期中斷學習的母文化精髓,從而洗清漢化的污名重建人的尊嚴。在這段期間,他學習潛水射魚、造傳統舟、並整理達悟族的口傳文學,著有《八代灣的神話》(1992,晨星)、《冷海情深》(1997,聯合文學)、《黑色的翅膀》(1999,晨星)、《海浪的記憶》(2002,聯合文學)等海洋相關的作品。  
  《八代灣的神話》一書是夏曼•藍波安返鄉後,訪談耆老,用中文及音譯雅美語並列而寫成關於達悟族的神話故事,這些夏曼•藍波安小時候不甚瞭解的故事,在他從事傳統勞動生產時一一應驗,也使他熱愛自己民族的一切,並萌生關懷弱者的胸襟(夏曼•藍波安,1992)。這本書裡,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文章,是最後一篇〈女兒的名字〉,夏曼•藍波安描述他在女兒出生後,到戶政事務所去辦名字登記,當時尚在正名運動之前,他堅持要替女兒登記以母語發音的漢語譯名「施奇諾娃」,遭到戶政事務所的人員刁難的對話,但夏曼•藍波安以幽默的筆調表達這個過程,顯示他開闊的性格及認同自我族群的尊嚴。  
  《冷海情深》一書裡面集結了十二篇他從台灣回到蘭嶼後的生活軌跡,包括和堂哥學習潛水射魚、捕鮮魚孝敬父母、捉龍蝦慶祝女兒的生日、和父親一同造舟、在蘭嶼國中代課期間帶學生去潛水等等。夏曼•藍波安使用中文極為流暢,使讀者用不到「吃一粒芋頭的時間」就進入達悟的生活,他回歸傳統的生產方式及與家人的相處,是本書值得細細品味的。令人驚訝的是,夏曼•藍波安來多元所演講時說,《冷海情深》他花了非常多時間寫,因為他中文使用的不是很好,常常翻國語字典斟酌要用哪一個字詞,但若親自讀過,或許你會為身為一個漢人,但卻用著不流暢的中文而汗顏。   
  《黑色的翅膀》是夏曼•藍波安第一部長篇小說,描述四個達悟小男孩:卡斯瓦勒、吉吉米特、卡洛洛、賈飛亞對夢想的追求,在「白色的銅體」(代表台灣的誘惑)及「黑色的翅膀」(代表達悟的傳統)間周旋著。這同時也代表著達悟人的矛盾與衝突,回歸部落的呼喊,才是夏曼•藍波安的意圖。
  《海浪的記憶》是夏曼•藍波安的最新著作,基本上是延續《冷海情深》的主題,分為「海的美麗與哀愁」及「想念島上的親人」兩卷。由於寫作的過程中,夏曼•藍波安到了清大唸書,因此又經歷的離家、返鄉的過程,對父親的思念、對族人、朋友的掛念與回憶成為本文的新情節,當然,全書仍舊圍繞著「海洋」這個主軸發展。全書末,三位年齡加起來超過二百歲的老人在選擇他們的死亡季節,並不約而同坐在防波提上看海,「八十多年來的日子,未曾出現過相同的景色」他們說(p.266)。看到這裡,我連結到我的海洋經驗,的確,每一次,不管是在岸邊看海,或是在海上,看到的景色都不同,然而比起達悟族的耆老,我看的海,就像夏曼•藍波安所說「漢人的海不是真正的汪洋,是池塘的海!」(夏曼•藍波安,2003:謝誌)。  
  關於夏曼•藍波安的研究討論,最常被提及的,便是其搓揉達悟思維與漢語文字所形成的特殊文風;其對海洋的深情;以及他在親人的否定與肯定中追尋作為一個達悟人的價值─一面是家人要他賺錢養家、一面則是在他學會漁獵造舟,能在父兄輩面前說出出海釣大魚的故事;另外,則是作為一個原住民文學作家肩負發展原住民文學的使命。目前他的碩士論文也已完成,是唯一「海洋人類學」的論文,之後勢必會再有些討論。由於我有興趣的是關於夏曼•藍波安的認同歷程與海洋的關聯,在這個過程中,如何由「漢化的達悟人」轉換為一個「真正的達悟人」,因此,在這裡提供一些關於其認同的討論,主要是透過紀錄書寫、深愛海洋、重拾傳統生產技藝建構而成的:
  《八代灣的神話》(1992)是夏曼歸鄉後紀錄的飛魚故鄉神話故事集,而幾乎每一個部落的原住民創作者都有一個紀錄神話傳說的歷程,這種書寫行為,除了藉文字以銘刻口傳文學的重要意義外,更是原住民菁英自漢化教育中覺醒,重新學習我族文化的重要轉折 (陳建忠,2003:10) 。
由於越來越熟習近海的潛水海域及潮水與陰陽圓缺的引力關係,而逐漸消除了心中畏懼海洋的怯懦,正式勇敢接受波風的考驗及盡情享樂波股下的清新艷麗、奪目的海底世界。從此,我自許為「海洋之子」(夏曼•藍波安,1997:121-122)。
  傳統生產技藝當是最能具體表徵達悟文化的特色,不幸卻同時也是消失最為快速的文化內容,夏曼選擇一點一滴地紀錄這些生活的本質,用以還原達悟人長期積累的文明精隨。潛水射魚、伐木造舟、捕撈飛魚是最貼近達悟人的生活原像,也是最能體現雅美男人的原生價值,所以自然構築達悟文化的重要基礎(邱珮萱,2003:161)。
  然而,對於一個有生命的人,這樣簡單的介紹當然不足以概括其人生,每個人的閱讀體會也必然有所不同。書寫這篇文章,我又為夏曼•藍波安的文字感動一次,我感動的是,他能如此真誠的將他對海洋、親人、族人的情感表露無遺,這需要多大的勇氣!也必定是內心經過一番徹底的省悟,才會有的作為。期待夏曼•藍波安有力的筆與槳,再次造就海洋的新視野。

  註一:「施」乃是達悟族人婚前或婚後尚未生子的泛稱,藍波安是名字。達悟族習俗從長子名,藍波安的父親在達悟語就稱「夏曼•藍波安」,因此「夏曼」是父親的意思。

  註二:2004年3月11日,夏曼•藍波安至花師多元所演講

參考書目:
 邱珮萱(2003)。戰後台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建忠(2003)。部落文化重建與文學生產──以夏曼•藍波安為例談原住民文學發展。靜宜人文學報,18,193-208。
 張瑞芬(2002)。筆與槳的方向。聯合文學,18(11),159-163。
 夏曼•藍波安(1992)。八代灣的神話。台中:晨星。
 夏曼•藍波安(1997)。冷海情深。台北:聯合文學。
 夏曼•藍波安(1999)。黑色的翅膀。台中:晨星。
 夏曼•藍波安(2002)。海浪的記憶。台北:聯合文學。
 夏曼•藍波安(2003)。原初豐腴的島嶼—達悟民族的海洋知識與文化。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關曉榮(1997)。從施努來到夏曼•藍波安。載於夏曼•藍波安(作者),冷海情深(頁5-9)。

 多元前哨

  多元前哨正如其名,我們會整理近期內最新、最即時、眾所關注與多元文化教育相關的國內外焦點,並從多元文化的角度對這些新聞做一些分享與討論!

   1.教育部次長籲外籍新娘節育 (中國時報訊,2004.7.7)
   2.再造美麗島 呂秀蓮籲災民暫離家園 (自由時報訊,2004.7.9)
  七月份有兩則大新聞,引發台灣各界對於原住民與外籍新娘議題的關注。首先是呂秀蓮副總統於七二水災後,針對山區濫墾發表的言論引發原住民的不滿;另一則為教育部次長周燦德呼籲外籍新娘節育以避免台灣人口素質下降的談話。《中國時報》與《聯合報》更針對這二則新聞,展開一系列論壇與專題報導,一時之間,台灣社會眾聲喧嘩,紛紛從不同的觀點表述對於這些議題的關心。本期M.E.e-papae編輯室,特別從這兩則新聞所引出的多元文化議題,作一些分享與討論。
  台灣,可以說是一個移民社會的縮影。最早原住民各族的陸續移入,明清時期閩、粵移民因經濟因素離鄉背井到台灣開墾發展,1945年之後因政治因素從中國大陸各省移入的新移民,以及 90年代初期開始因婚姻因素而移入成為台灣第五大族群的外籍新娘。這樣一種多元族群的融入,構成現今台灣社會的多元樣貌。
  不過,台灣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仍不夠成熟,台灣內部的族群,仍隱含著「優越主體」與「低劣他者」的思維模式。漢人族群相對於原住民而言,不論在社會資源的獲得與經濟地位,都佔有相當大的優勢;政治文化上,過去的統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塑造原住民為次等他者的形象,使得許多原住民無法認同自己的身分與本身的族群文化,因而選擇隱身進入漢人主流文化。這樣的隱身進入,仍產生格格不入的感覺,畢竟,漢人中心的文化優越論無所不在、如影隨形。80年代原住民運動的興起,除了重建原住民對於族群文化的信心與認同,也讓漢人逐漸瞭解到原住民的處境與文化內涵。
  90年代初期,女性自覺意識的開展與農村經濟的沒落,留在農村的子弟由於婚配不易開始轉往東南亞尋求婚姻對象,隨後又加入勞工階級以及身體有障礙的台灣男子。這樣的婚姻形式透過資本主義商品邏輯的操控,使得這些相對於台灣的落後地區的當地女性成為一種可被販售的商品,其價值取決於外貌、勞動與生產功能。而台灣社會的主流價值對於這樣的婚姻形式亦充斥著刻板印象與偏見,認為這樣的婚姻是一種雙重弱勢的結合,且會造成諸多社會問題,包括下一代人口素質的降低等。而這些從東南亞遠嫁到台灣的外籍新娘,除了文化適應的問題,尚須忍受台灣社會對其母國文化的歧視,她們亦無法獲得台灣社會的認同與公平對待。不過,近幾年來隨著外籍新娘人數的增多而成為台灣第五大族群,且隨著她們的下一代新台灣之子的誕生與入學,也促使台灣各界開始正視她們的處境與衍生的相關議題。
  原住民與外籍新娘,身處台灣社會的邊緣位置,在低社經背景與漢人中心的文化思維運作下,對於自己本身所屬的文化勢必存在某些衝突與矛盾。但是,身為台灣多元文化社會下的每一份子,我們必須體認各個文化差異性的存在,透過多元文化教育的落實,學習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尊重與包容,以及瞭解不同族群都有其豐富的族群文化與內涵,無所謂高低貴賤、精緻粗劣與主客體之分,無論是閩、客、外省族群的漢人文化,原住民文化與外籍新娘的母國文化,在在都是充實台灣社會與文化的珍貴資產!

參考資料: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台北:唐山。
  族群和諧不容退化 族群平等必須追求 (2004年,7月26日)。中國時報。2004年7月26日,取自
http://ec.chinatimes.com/scripts/chinatimes/iscstext.exe?DB=ChinaTimes&Function=ListDoc&From=5&Single=1

 望文釋義

  隨著通訊科技及運輸技術的發展以及各種跨國組織與國際網絡的形成,全球化已成為當前一個重要的時代趨勢,並極其快速地影響著世界上的每個角落。全球化既然是指涉全球性行動之動態連線,依此邏輯,全球化行動絕不再僅僅是普遍化、依單一類型發展的命題,它牽涉到的是多采多姿、異質多元之世界各地的社會內涵。資本主義據此而成為跨國運作的世界體系,此一世界體系常製造許多新的遷移與流動,在此體系中人們流動的頻率超過於以往,來自於東南亞的外籍新娘由於商品化的跨國婚姻而成為國際移民,這樣的遷移不單改變了當事人與其家人的生活,更重塑了原本不變的官僚及其它社會機構,而這正是台灣社會目前顯著的現象之一,也是值得關切的主題。有鑑於「全球化」與「全球在地化」互為因果、相生而存,以下將針對這兩名詞作一概述。

Globalization v.s. Glocalization

  Globalization全球化
  全球化一詞於1980年代引進,最初是用來描述廿世紀晚期資本主義發展特有的經濟市場擴張。資本主義據此成了跨越國界而運作的世界體系,但是其特徵乃是金融與資訊的流動,而非集中的經濟或政治控制。表面上全球化偏重以經濟為導向的問題視野,但事實上全球化對現代社會發展的意涵與影響絕不只是在經濟面向。全球化的因素涵蓋了政治、經濟、科技、勞動、文化工業、媒體、生態環境和社會認同等面向,這些因素之間互為系統性的影響。根據Beck(1997)的說法,當下所形成的全球化是指向一個動態、辯證的過程,由政治、經濟和跨國行動者所運作、發展跨越、穿越民族國家主權與管制能力的行為,如跨國企業、國際組織、全球網絡化的非營利組織(NPO/NGO)(如Greenpeace)等。因此,全球化強調超越國家、跨全世界性的組織活動,它穿透、踰越了國家間的界限,並且形成動態的連線。當然全球化的發展並不均衡,其結果也絕不會完全良善,對許多不住在歐洲和北美的人來說,令人寢食難安的是,全球化看起來更像是西方化-也許是美國化,因為美國現在是唯一的超強,在全球秩序中擁有主宰經濟、文化和軍事的地位。許多全球化具體的文化表徵都是美國的-可口可樂、麥當勞和 CNN。許多反全球化運動者,都傾向將全球化當成是一種經濟現象。

  Glocalization全球在地化  
  「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一詞由Robertson(1995)提出,他認為全球化是全球與地方的融合關係,也就是說,全球化與全球在地化並非割裂、對立的兩面,依循其各自的邏輯進行運作,相反的,它們是互為辯證的橫向、縱向動態,相生而存。依據Robertson的解釋,「全球在地化」可被視為是一種藉由全球化之資訊(information)、技術、思想(idea)、資本(capital)、人才等的快速跨國流動,來協助建構及促進具多元性及特殊性之在地化發展的過程(process)。藉由全球在地化概念的提出,Robertson企圖利用全球化作為觸媒,促進地方的多元化及差異化發展,藉此重新建構在全球化趨勢之下,地方(locality)的時代定義。Robertson觀察到全球化不只是歐美強勢文化同質化全球的過程,也包括了其他在地特殊文化向世界散播或抗爭其價值、象徵意涵的異質化過程。世界的麥當勞化、迪斯耐樂園化並非於全球各處皆複製同樣的消費風格,而是資本家會借由地方特殊的脈絡生產出「符應」地方的消費風格和熱潮,秘魯的總統就職引發暴動和阿拉斯加愛斯基摩人的生活方式,經由CNN二十四小時連線的報導,也可以引發世人的關注和興趣。事實上,Robertson所點出的觀點在於,現實的全球化發展中很難有單一的世界觀和價值邏輯支撐整個不斷往前辯證的體系,這也是全球化可能多元內涵之處。不過,這個論點並未隱藏住文化商品化或霸權支配的背後邏輯,因為目前在全球化過程中並未真正徹底實踐普遍化和特殊(在地)化互為牽盪的實質。

參考資料:
 王志弘、李根芳(譯)(2003)。Peter Brooker著。文化理論辭彙。台北:巨流。
 周桂田(1999)。全球化與全球在地化-現代的弔詭。2004年7月28日,取自
   http://www2.tku.edu.tw/~tddx/center/link/grobole_and_ginland.htm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台北:唐山。

 多元二三事

  多元二三事為本期新開闢的專欄,此專欄最主要是為已畢業的學長姐與目前就讀於多元所的同學之間搭一座橋梁,使目前就讀於多元所的同學可以透過此一專欄了解畢業學長姐目前的動態,而透過學長姐的經驗分享,我們也可以藉此更明白多元人在各個領域的發展狀況。  
  M.E.e-paper電子報編輯小組特別邀請了近來剛考上教師甄試的楊景淮學長柯凱珮學姐分享他們考教甄的心路歷程;並邀請了甫畢業就考上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班的
葉瑋琳學姐與我們分享她的準備過程;此外亦邀請了今年剛考上國小校長的陳俊雄學長提供其考校長的心得與建議。讓我們一起分享這份喜悅,也希望這些學長姐的經驗談可以提供多元人更多的啟發喔!

 

 楊景淮 學長∼∼

  很榮幸這次有機會為我們M.E.e-paper多元所的電子報盡一些心力,來談談自己對這次花蓮縣教師甄試的心得。  
  大家都一定感受到,目前要找到一個公立學校的教職不像以前這麼容易,如何能夠在這麼多人中脫穎而出,增加自己的教學經驗是很重要的因素。以我個人的經驗,很幸運的在我四年前剛進入多元所時,就有機會在私立高中裡面兼課,這對我來說是一項新的挑戰,以一個剛從大學畢業,又要一邊兼顧研究所課業的菜鳥,的確讓我調適了好一陣子,還好高中的課程只有少數幾堂,讓我可以雙方面兼顧。在這幾年當中,遊走國、高中兩方的課程,對於課程、教學策略、師生互動等方面,收穫良多,這是屬於教學的實務部分,加上與研究所所修的理論部分兩相結合後,讓我更能將所學盡可能在教學時有所發揮。另外,我也利用備課期間,準備了一些上課講義,這些講義後來也成為自己的教學寶典,這是屬於你自己的東西,因為你已經將這些東西融會貫通,將來只要在上課前翻閱一下,就能夠在腦海中整理出脈絡,有系統的將知識傳達出來,學生也能夠明白台上的老師在「說什麼」。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讓學生明瞭老師想要傳達的東西,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關鍵因素。所以在四年中多少累積的一些教學經驗,也成為教師甄試能夠順利通過的關鍵。  
  如果您問我說我「革命」幾次才成功?有沒有失敗的經驗?答案是肯定的。記得在第三年的時候,曾經參加過公立學校的教師甄選,當時各校都是自辦。由於我還未服兵役,在報名前有些學校就不太願意讓我報名,願意讓我報名的也清楚的告訴我「可能沒希望」。但我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結果當然如前所述,縱使覺得不公平,卻也吸收了考試的經驗。這一次考試的方式轉變,讓我能夠與其他人站在同一個起跑點上,並且將以前的考試與上課經驗運用出來,並且有很好的結果,所以考試除了實力之外,多少也有運氣的成分存在。  
  在私立學校教書的幾年,各方面都讓我成長不少。我個人認為除了在學校修學程獲得經驗外,實習的過程中,可以多要求指導老師給予上課的時間,讓自己有更多上台的實戰經驗,並且多準備單元教材與講義,這些都是將來考試重要的工具。  
  所上的學弟妹都很希望能夠在未來順利考上教師資格,若一時間並非如此順利請不要灰心,不妨嘗試代課或到私立學校吸收經驗,絕對會讓您有滿載而歸的成果。希望我的經驗,能夠為學弟妹們提供些許的幫助,與大家共勉之! 
                                           景淮
   編按:楊景淮是今年花蓮縣國中歷史科教師徵試榜首,分發至國風國中。

 

 柯凱珮 學姐∼∼

各位學弟妹們:  
  這兩年來教師甄試成為許多準老師的夢魘,缺額一年比一年少,來自各種管道的師資每年暑假皆投入教甄戰場,建議各位在這一年裡筆試部份要全心投入準備,尤其西部的考生大多數都有上補習班,所以在筆試方面擁有較多的資源與管道,今年無論委辦或自辦的學校,報名人數動輒上千,明年只會更多不可能更少,因此書要唸得很熟,歷屆試題更須完全掌握。  
  當然更重要的是信心與親朋好友的支持,在培養好自己的實力後,要建立自我堅強的意志力,不要因一兩次的失敗而灰心,當面對挫折時,絕不要否定自己的能力,只是未遇伯樂而已,此外同學之間互相扶持,互相協助收集各縣市考情都是很重要的。最後祝明年要進入教師甄試的學弟妹們試試順利。
                                           凱珮

   編按:柯凱珮參加花蓮縣國小教師甄試,成績優異,分發至北埔國小。

 

 葉瑋琳學姐∼∼

  也許冥冥中自有安排的這一套說法過於宿命論,而且有不負責任的嫌疑,那好吧,換個方式來說,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在選擇與實踐之間最需要的不是別人的嘴巴與腦袋,而是自己的一步一腳印。當然,一點點的運氣真的可以讓事情更順利。
  在0與1的世界裡真理永遠只有一個:哪一支程式可以跑出完美結果,那麼它就是好的,差別僅在你的程式只有五行且執行時間僅需0.3秒,而我的卻寫了十行花了2秒,情況很明朗:你是對的所以我必須要聽你的。但是社會科學的世界裡完全不是這樣,雖掛上”科學”之名,但卻沒有唯一真理這一回事,簡單來說就是:每個人的說法可能都是對的,一定要尊重一定要採納,也因此事情可能有千萬種面向千萬種詮釋角度,而各執一詞的學派之間還各有其立論基礎以及對立說法,還有最令人頭痛的一點,在選擇說什麼、怎麼說、聽誰說…之間還要加入價值/意義/理性…等根本性問題。這麼多的因為所以讓一切變的超複雜,像蜘蛛絲一樣難分難解的理論網絡確實讓人卻步,但換個角度來看,不也正是其引人入勝之處?  
  這裡我想說的是,領域的轉換需要很大的勇氣跟長期抗戰的打算,幸好我有夠粗的神經而來不及在踏入前感到害怕。很多人至今可能仍質疑著,這一個嘴巴比腦袋快的傻小子應該只是走錯地方撐不了太久吧…的確我也有過好幾次這樣的想法,但是不服輸而猛下苦工磨出來的興趣跟小小成就感足以抵銷很多的辛苦與沮喪。所以囉,果真是陳腔濫調,只要堅持不懈,就有機會可以把事情作的像樣一點點。
  在有興趣的領域裡跟到一位好的指導教授非常重要。與教授保持良好互動可以省下非常多的閱讀時間。每一位教授都有自己一套帶學生的風格,有些教授主張讓學生自由發展,只在關鍵時刻給予援助跟引導;而有些教授則認為在碩班階段讓學生fallow是一個較適當的學習方式。所以在找教授之前多做點功課打聽打聽會比較恰當。當然,這裡已經預設了每一個人都對自己將深入研究的領域有初步的概念跟想法,因為沒有一點東西就盲目的要教授收留你,既不明智也浪費時間。  
  三句話不離本行,善用網路資源真的十分重要,資源檢索的能力將會是影響進度以及正確性的重要因素。而資源檢索首重在關鍵字給定,通常關鍵字給的越多越精確可以得到準確度較高的答案,但關鍵字範圍給的稍微廣一些,則可以得到一些可能相關連的文章或是值得思考但自己卻忽略的議題,花一點時間閱讀可以有很大的幫助。Google是一個很棒的搜尋引擎,在家裡吹冷氣就可以得到比跑遍許多圖書館還多還有效的資料,是很划算的方式。
  為了當老師而進入多元所可能是很多人的初衷。當然絕對沒有批評的意思,因為如果能夠將多元文化的精神與真諦在將來的教職之路中落實,那麼一定是一位很棒的老師,但可想而知的就是一定會遇到一些大體制底下的無奈與挫折,許多人因此放棄了當初的堅持與理想,可惜之餘也必須給他們肯定的掌聲。每一個人有自己希望的方向,因此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套用,所以無論選擇教育理論領域、教育實踐領域、文化研究領域、社會學領域…,都是非常棒的目標。而成事方法無他,首重在實踐。紮實功夫以及靈活手段(這裡指的是運用搜尋技巧以提高效率、減少精神體力付出)會是該具備的條件。不預設立場的開放態度也可以讓自己比別人有機會學到更多。
  多元所是一個很棒的地方,當然,我還順便想起了花蓮的好山好水,跟好吃蔥油餅。而未來還有更長更艱辛的路程要走,因此這裡分享的是一些過去的經驗以及想法,一定有很多不大對勁的地方,如果可以還請大家隨時給我指教。討論研究是最快的進步方式喔。  
一起加油!
                                           瑋琳

   編按:葉瑋琳考取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正取第二名。

 

 陳俊雄 學長∼∼

  校長之心路歷程----成長的喜悅
  我是花師多元所88級的畢業生,畢業已兩年,從事教職生涯至今剛好滿十七年。我十七年的教學生涯當中,老師十一年,主任六年,今年度很幸運地考取校長,也順利遴選上校長。在教學生涯當中,不管是老師或主任乃至於校長,我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是積極營造一個教師教學的良好環境,讓教師的專業知能和態度充分發揮與展現,使學生在完善的校園中受最好的教育,培育出一位身心健全的未來公民。
  接著是分享我考校長的經驗與感想,我是第二次甄試才錄取,或許是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所以在第二次應考時,心中就比較踏實與篤定,減少了一份焦慮感,不過還是有壓力,我想這是免不了的,重最要的就是你要如何去減壓,排解壓力。以下就是我考校長的一些個人經驗,僅提供參考。  
  一、訂定讀書計畫:做任何事一定要有計畫,有所依循才不會自亂陣腳;考校長也是如此,我個人是訂下三個月的讀書計畫,第一個月每天一個小時,第二個月二小時,到考前一個月就要三小時以上,循序漸進,慢慢地加深印象,所以時間上的安排大致如此。在閱讀書刊時,做筆記也是相當重要,可準備兩孔活頁筆記簿,分門別類將重要的資訊記錄下來,到考前可以當作複習參考,一定事半功倍。  
  二、資料的蒐集:資料可分為教育專書、教育期刊、教育網路、教育時事及筆記等,教育專書包括學校行政、教育行政、教育史哲、教育社會、教育心理及課程與教學等。教育期刊如師友月刊、教育研究月刊等,期刊種類繁多,有時沒辦法訂購,可至大型圖書館借閱影印。教育網路如教育部電子報、國立教育資料館等,裡面資訊很豐富,可上網瀏覽找尋相關資料。筆記部份可請有經驗的學長提供,畢竟前人努力耕耘過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三、探詢長輩的經驗:雖然說有時經驗是不可移植的,但它卻可細細揣摩,前人成功的實例,雖不至於把他當成唯一典範,然一定具有值得學習的訣竅或方式。所以要花一些時間請益學長或經驗豐富的教育前輩,從談話當中羅列一些重點或規範,再加上我們所讀過的一些資料,歸納、轉化成為自己的東西,方便在應考時能派上用場,甚至成為你成功的要件。  
  四、對教育的付出與投入:考校長除了筆試與口試之外,還有年資及平時對教育工作投入的一個表現,所以平常可指導小朋友參加學藝競賽,除了替學校增光外,同時也對自己本身和小朋友的才藝發展有所助益。有時教育局業務繁忙,分配一些任務讓學校承辦,也可考量自己的能力,承接下來,熟悉行政的運作,都是一種加分的作用。  
  五、筆試與口試的應對:前置作業完成後,最重要的一役就是筆試與口試。先談筆試,應考時一拿到試題,不要匆忙下筆,先放鬆心情再作答;作答時,利用三分鐘時間,瀏覽各題,將各題預計要寫的答案,用幾個關鍵詞記錄下來,最有把握的先寫,掌握每題作答的時間,字體力求端正,格式與篇幅儘量一致。口試部份應把握幾個原則,首先要衣著整齊、態度從容、謙虛有禮;再來應答時知道的部份就儘量有秩序、具條理的說清楚,切記不知道的絕不胡言亂語,要坦白或是可以請委員指導;最後在個人的經歷或對教育的遠大抱負方面,自己要能夠很清楚自我定位在哪,並把握機會做適時的表白。  
  以上幾點是我個人的感想,若有不周延的地方,望請各位先進多加指正,讓小弟能夠再一次成長。我想從事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是能夠誠懇與踏實,不管對待同事、家長或學生,都要秉持這樣的態度來處事;其次是利用時間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能,這是我們謀生的技能,要與時俱進,不可偏廢;再來就是要求自省,吾日三省吾身,時時刻刻反省自己,給予改進的空間,才能夠對得起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良心。

                                        俊雄

   編按:陳俊雄今年通過花蓮縣候用校長甄試,並順利通過遴選,擔任大進國小校長。

 你來我網

  七月份雖說是暑假的開始,不過一向忙碌的多元人在本月似乎也不能好好的輕鬆放假,研一、研二的同學除了留在學校修習學程、為自己的論文努力外;七月底前陸續進行的學位論文考試,讓多元所更增添了一絲緊張、忙碌的氣氛。
  不過在忙碌之餘,一向重視情感聯繫的多元人,也不忘在七月份為即將進入多元所的新夥伴們舉行迎新茶會,歡迎她(他)們加入多元所這個大家庭;另外,多元人在七月底也為自己辦了一個刺激的所遊活動。
  本期你來我網,除了報導多元人這個暑假的動態外,也將介紹上學期末,畢恆達副教授在多元所的精采演講!另外,編輯小組在炎炎夏日也不忘收集近期與多元文化相關的各項訊息活動,提供給關心多元文化的朋友!

  (一) 所內活動
  1.迎新茶會

  所學會於7月17日舉辦迎新茶會。此次迎新茶會除了碩班新生的參與外,還加入博班新生。迎新茶會的目的,除了提供即將進入多元所的夥伴,一個熟悉彼此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提供這些新夥伴們,生活與學業上的各項協助,讓她(他)們在未來的生活裡,能夠順利融入這個新環境!

  2.所遊活動

  所學會於7月24日舉辦所遊活動。此次活動為秀姑巒溪的泛舟行,主要的參與成員為研二、研三的夥伴們。此次活動的圓滿成功,要感謝所學會活動組的沛青、詠淳,在事前的積極籌劃,讓能夠參與此次活動的多元人留下一個回味無窮、津津樂道的暑假回憶!

  3.男性研究與女性主義:揭露好男人與壞男人的共謀。畢恆達副教授主講。

  台大城鄉所的畢恆達副教授在上學期末,到多元所進行一場「男性研究與女性主義」的學術演講。此次演講,是透過男性研究的觀點,理解男性在成長過程中,性別意識構成的各個面向;從男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去理解男性在社會上所處的位置,並釐清一般人對於男性研究目的的迷思─以為是要對抗女性主義、回歸傳統男性氣概。如畢教授所言:「男性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要讓男人與女人可以同時受益,使男人去發展異於傳統的男性氣概,追求較為完整的人格表現方式。」讓男人可以透過對於自身的反省當中,更清楚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以更深層的思考去看待社會性別結構的問題,以及對於女性經驗、處境的重視。如對畢老師演講有興趣的朋友,可至多元所借閱演講實錄!
  4.【大專校院校園性騷擾/性侵害事件調查專業核心人員、行政處置及輔導知能培訓研習】
  本所承教育部委託,將於93年9月6~10日協助辦理東區【大專校院校園性騷擾/性侵害事件調查專業核心人員、行政處置及輔導知能培訓研習】,此研習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各大專院校校園性騷擾/性侵害事件處置人員能在處理相關事件上獲致應具備的專業知識以及相關經驗。因此邀請的講師跨教育、法學等領域,而參加的人員為東部十所大專院校的行政主管、輔導老師、及性騷擾/性侵害防治與申訴委員等共30餘人。關於此次研習活動的相關執行情形將在下一期電子報中報導。


  (二)所外活動

  1.跨國越界的女人運動及其組織--「全球年代中的在地婦運與性別爭議」系列座談二,詳情請見http://www.awakening.org.tw/

  2.原住民婦女背書包,這是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所主辦的原住民婦女教育文化與權益促進成長班,有興趣者可報名參加,詳情請見http://www.awakening.org.tw/

  3.「序階與權力」學術研討會,詳情請見http://www.sinica.edu.tw/ioe/index.htm

  4.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週五論壇,臺灣社會學的「本土化論述」:一個「社會學的社會學」的提議,詳情請見http://140.109.196.10/pages/msg.asp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花師多元所製作 編輯群: 李雪菱 張珊菀 曾詩蘋 陳碧虹

網址:http://www.nhlue.edu.tw/~gimewww/ 電子信箱: gimewww@mail.nhlue.edu.tw

地址:花蓮市華西路 123 號    電話: (03) 8227106 #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