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號2004/07
 
發刊詞

  過長時間的籌畫,在多元所夥伴的努力下,多元文化教育電子報 (M.E. epaper) 終於在 2004 年 7 月與大家見面了! M.E. 是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的縮寫,這個縮寫從表面上看是「我」的意思,但它更意味著花師多元文化教育所強調的認同、差異、批判與實踐的精神須從主體自我出發,並在反身與實踐相互激發的狀態下交互辯證之文化意涵。..........[MORE]

本期專題

 元所於民國 85 年成立,是同性質研究所在台灣高等教育系統中的首舉,民國 92 年成立博士班,目前即將邁進第九個年頭。本期專題編輯小組特別訪問劉美慧所長,請她談一談多元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MORE]

人物視窗

 

 與空間對話∼王應棠老師

  應棠,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研究領域與興趣集中在聚落保存、社區發展、家的意義與文化認同等議題。2003年,王應棠老師加入多元所這個大家庭,開設的課程也為多元文化教育所增添多元而深刻的討論面向。本期專題編輯小組特別訪問王應棠老師,好讓我們對這位新老師有更多的認識。 .......... [MORE]

 

望文識義

  到多元文化,許多人會聯想到 Multiculturalism 與 Pluralism 這兩個詞,不過,這兩個詞在中文翻譯皆有「多元」之意,其意義極易相混淆,以下我們拋磚引玉,嘗試個別論述其意義。..........[MORE]

你來我網

  來我網紀錄著多元所關心的活動主題,裡頭有關心多元文化教育者最 hot 的活動喔!我們將會收集近期與多元文化教育相關的活動訊息,提供給對多元文化教育有興趣的朋友一個獲取資訊的管道;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會將多元所舉辦的活動放在此一專欄,跟想要瞭解多元所、關心多元所的朋友們分享!..........[MORE]

 

 

 電子報發刊詞

  經過長時間的籌畫,在多元所夥伴的努力下,多元文化教育電子報(M.E. epaper)終於在 2004 年 7 月與大家見面了! M.E. 是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的縮寫,這個縮寫從表面上看是「我」的意思,但它更意味著花師多元文化教育所強調的認同、差異、批判與實踐的精神須從主體自我出發,並在反身與實踐相互激發的狀態下交互辯證之文化意涵。期盼透過花師多元所的 M.E. e-paper 電子報,能提供對多元文化教育有興趣的伙伴們一個情感與訊息交流的場域。相信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e),必能拉近無數個有豐富生命經驗的我( ME )之間的距離。

  這份電子報所呈現的樣貌包括:「本期專題」是透過訪談或書寫,提供一個窗口,讓大家知道我們目前關心的議題。「人物視窗」專欄,我們會陸續訪問在多元文化教育領域努力的伙伴,讓我們了解他們的實踐歷程,他們為何做(why to do)?做什麼(what to do)?以及如何做(how to do)?期望藉由他們的故事,邀請更多伙伴投入多元文化教育領域。此外,多元文化教育領域有許多新創的名詞,我們希望透過「名詞解釋」專欄,讓這些名詞變得比較親切。「你來我網」主要是提供近期與多元文化教育相關的各項消息,讓大家能夠共同響應、積極參與。

  最後,我們希望 M.E. epaper 的讀者,能夠秉持多元互動的精神,給予我們支持與回饋。我們將會不斷的努力與創新,在內容與形式上,力求更加的充實與圓滿。也請您將這份刊物推薦給有興趣的伙伴。

 

 本期專題

  多元所於民國 85 年成立,是同性質研究所在台灣高等教育系統中的首舉,民國 92 年成立博士班,目前即將邁進第九個年頭。本期專題編輯小組特別訪問劉美慧所長,請她談一談多元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請所長談一談多元所設立的緣起及當初創立的理念。

  多元所在民國八十四年開始籌備,隔年我們有了第一屆的研究生,至今已歷經八個寒暑。我們的畢業生大都從事教育工作,或在國內外繼續深造。今年我們有了第一屆的博士班學生,使得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有繼續深化與擴展的空間。

  多元所在花蓮的確是一個很特別的學術單位,當時教育部積極鼓勵大學設立有特色的系所,配合花蓮地區族群文化的多樣性,以及校內教師的學術專長,多元所就這樣誕生了。我們總喜歡標榜自己是台灣目前以「多元文化教育」為名的唯一研究所,尤其在師院這樣一個被外界被視為保守的環境中,我們主張「把文化的多元情境視為研究前提,並對其中隱涵的單一文化霸權做批判與改革。」這樣強調批判與重建的理論主張,總是特別引人矚目的。

  歷屆所長宋文里、莊勝義、林坤燦教授用心經營所務,為我們打下良好的基我們的課程架構設計很用心,希望能以跨學術領域的方式,來理解多元文化教育,所以課程是以文化研究為基礎,再加上教育學、社會學跟人類學。開創初期,有很多老師從各地前來支援授課,課程相當多元且具深度性,我們一直很感謝這些老師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努力。

  我於 2000 年接任所長,即抱持戰戰兢兢的態度, 和所裡 老師共同努力前進。我們希望能擴大對教育的想像,並期許自己成為文化工作者,強調教育實踐,就像在博士班的招生海報中所說的:「強調批判自省與實踐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取向,關懷教育現場中權力結構的差異與再現,希望培養教育工作者成為具備跨界能力的轉化型知識份子,開展以教育為實踐社會正義的空間。」

  二、很多人對於多元文化教育有不同的看法,可不可以請所長談一談您對多元文化或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些看法。

  多元所師生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多元文化教育是什麼意思?」「多元所和鄉土所 / 性別所 / 族群所有什麼不同?」其實這幾年我們一直在摸索自己的定位,尤其每一次新的人事組合,對學生與老師而言,就是一次對多元文化教育的重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涵蓋的範圍很廣,要明確界定並不容易。多元文化教育是從多族群的國家發展而來的,例如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國,通常都是從族群議題開始發展,然後再納入性別、階級、語言、宗教的議題,這樣的發展歷程讓多元文化教育面向越來越廣,也讓人覺得容易失焦。成立初期,我們考量到人力的問題,所以比較著重在族群、性別與階級三個面向,這樣的說法雖然有助於理解,卻容易讓人將多元文化教育簡化成原住民教育或性別教育。文化並不是狹隘的「族群」文化,它是對我們生活型態的一種理解,而反省本身就是文化理解的一部分。既然文化是一種生活形態的理解,它就會變動不居,它就需要靠文化裡的成員共同界定,所以我覺得單一面向的理解不是瞭解多元文化的適當途徑,而是誤解的開始。

  最近我們傾向用多元文化教育是對抗主流文化霸權的一種社會運動來理解。我們傾向以「差異」為基礎,並揭露因應差異所產生出來的我跟「他者」的區隔,並且批判二元對立背後的意識型態與操作模式,所以我們所也很強調批判教育學的部分,希望同學未來從事教育工作時,都能期許自己成為一個「文化工作者」,具批判力與實踐力。讓我們的教育能夠以人為本位,能做到注重差異與文化回應的教育,沒有一個學生或文化是被排除的,是一種 inclusive education 的理想。

  三、多元所可說是花師十分具有特色的一個所,學校對於多元所亦有諸多期望。耳聞學校有意轉型成綜合大學,面對這一波師院轉型趨勢,請所長談談多元所如何因應及具體作法。

  師資培育多元化之後,師範院校已經失去保護傘,我們必須要去思考,當師資培育已經不再是一種優勢,我們有什麼特色是其他學校無法取代的?目前學校希望發展成精緻、多元的綜合型大學。檢視整個大環境,「文化」這個議題的確是花師的優勢。我們學校有很多老師,雖然不是在多元所,但是他們站在不同的位置關心多元文化的議題。我覺得我們應該可以文化研究為核心,相關系所通力合作,把這樣的研究凝聚起來,讓這個主題的研究成果更豐富,並以此為特色。

  其次,讓同學知道當小學老師不是唯一的出路,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例如進一步的學術研究,有一些文化工作或社區的推廣服務也是可以著力的部分。此外,我們強調實踐取向的多元文化教育,不是只有關起門來做學術研究,也能走出去跟社區結合,看看我們的社區有那些議題需要大家一起來關心、耕耘的。最後,我們應讓更多人認識多元所,這就需要老師以及同學共同努力,譬如說多參加研討會,有更多的論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出版電子報等,吸引更多人投入這個領域。

  四、請所長談一談對於多元所未來的展望。

  我希望在現有的基礎上,讓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更本土化。我們目前有一種學術移植的情形,我們常套用美國的黑人理論、多族裔理論,來解釋台灣的原住民教育,我總覺得這樣的學術研究不夠本土化。每一個地區的文化都是獨特的,文化必須從當地的脈絡開展出來,我希望我們能夠從本土的議題發展,紮根多元文化教育理論。所裡老師目前進行的研究,都是朝這個方向努力。例如廉兮老師透過與地方基層老師的協作,開展教師的增能與實踐,並試圖再概念化課程改革。王采薇老師關心學校的性別差異與性別平權教育的實踐。王應棠老師關心的是部落原住民藝術工作者的意識與認同的議題。我一直在原住民學校探討原住民學生的文化與學習並和原住民老師合作實施文化回應教學。研究需要長時間才能開花結果,希望師生能攜手合作,共同在多元文化教育領域耕耘。

  我也希望擴大我們對教育的想像,現在很多人談到教育,就直接聯想到學校教育,以為只能在小學或中學作研究。事實上教育的領域是很廣的,並不只是侷限於學校教育,就像我前面所說的: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自許為一個文化工作者,用心開展跨界的可能性。

 

 人物視窗 

與空間對話∼∼王應棠 老師

  王應棠,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研究領域與興趣集中在聚落保存、社區發展、家的意義與文化認同等議題。 2003 年,王應棠老師加入多元所這個大家庭,開設的課程也為多元文化教育所增添多元而深刻的討論面向。本期專題編輯小組特別訪問王應棠老師,好讓我們對這位新老師有更多的認識。

  一、老師的研究與專業實踐的主題多與原住民聚落與文化變遷相關,相信與 王 老師個人的經歷也是息息相關的。在此,希望老師談談來到花師多元所有何想實踐的理念或目標,當然,也請老師分享一下目前手邊正在進行的計畫或工作為何?

  我從大學時代一次偶然的機會親身體驗苗栗南庄賽夏族的矮人祭,第一次接觸原住民的生活世界之後,這十幾年來由於研究及工作的關係,對原住民的原鄉聚落、生活及文化藝術有深刻的實際體驗。這些體驗建立了理解的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我的視野,進而改變、深化我的人生經驗。不論對個人或是台灣社會,原住民文化都是珍貴的資產,但是一般人卻很少像我這麼幸運有深入接觸多元文化的機會。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對我是一個很適當的基地,我衷心期待藉由師生的緊密交流與對話,讓彼此在相互開放、接納、互動和理解的往復交流中相互傾聽,能在對話過程中彼此豐富、拓展生活、學術研究與實踐的經驗。

  我身為漢族,卻有大部分學術研究與專業實踐是與台灣不同族群的原住民為伍,在不同文化傳統的相遇中,除了原住民文化特殊性的吸引,理解異文化更是為了自我理解。正是在對異文化的理解並通過這種理解,我們才能夠對自己的文化和可能隱匿而不為我們所知的那些成見,達到更敏感和更富有批判性的理解。在更廣的社會意義上,相互理解、欣賞並尊重不同文化的存在,則是在邁向民主化的台灣社會必須走的路,這將是一條尋找共同家園的漫漫長路。

  教書這個工作對我是一個全新的挑戰,課程準備幾乎佔去我大部分的時間。現在除了申請一個國科會的計畫【審查中】之外,還有參與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承接的「秀林鄉志」撰寫計畫,我負責部分與聚落空間有關的章節。我現在的研究方向仍延續我過去所做的原住民聚落與文化變遷當中所呈現出來的一些具體現象,在此一研究領域的脈絡中,我將進一步對原住民聚落與文化傳統在變遷的社會中,所發生的各種文化復振現象(如屏東魯凱好茶部落重返已經離開的舊聚落重建家屋的現象;三地門排灣族鼓吹「民族學苑」、「部落教室」復振原住民本身的文化傳統與經濟生活等事件)以及其他各族藝術創作與族群自我認同的意義之探討。而另外一個比較新的現象是,居住在台東都蘭周邊各族群的藝術工作者組成一個團體叫做「意識部落」,這些人都來自外地而集結在都蘭,這個現象顯示出一些訊息。為何他們不是回到自己的家鄉部落而會聚集在都蘭?一個初步的理解是,一方面原住民藝術工作者回到部落時,其生活習性、觀念等,其實與部落的日常生活模式有衝突。這些人想回到心裡所認同的文化家園,但是實際上的家園卻無法提供他們所從事的文化藝術創作的條件,所以他們才到另外一個可以從事藝術創作的空間,並聚集同好相濡以沫,這其中也牽涉到文化認同與地點認同的問題。總而言之,我目前所進行的工作多與原住民文化相關。

  二、這學期 王 老師在多元所上開設了「空間論述與實作」課程,這對於多元所來說是一項創舉,可否談談對這堂課的想法?

  這與我的背景有關。我當初來到多元所時原是把研究焦點放在族群與文化的議題上,但是我們不管從事任何議題,常常有個面向被遺漏,就是事件或現象的發生一定有它的空間條件。這些空間不管是做為存在的基地,或是作為認同的明確地點,其實空間的議題一直都存在,只不過我們沒有把它當作一個議題來討論,好像是理所當然的。就像我們現在坐在這裡,這個空間假如對你不產生障礙,其實你是感受不到、覺得沒有問題的。但是這個沒有問題的問題也是我們需要探討的。我這學期所開的「空間論述與實作」課程就是要把空間當成一個議題來做研究,然後在不同尺度的空間來做一些討論,所以我們會有各種學派關於空間領域概念的探討跟一部分的實際操作。到底我如何體驗、分析、閱讀空間?然後熟悉由空間所延伸出來的文化、社會、經濟等各式各樣的議題,可以藉由這樣的認識基礎得到一些處理,這是我開設此一課程的目的。

  三、如何將「空間論述與實作」課程與多元文化教育作連結?

  多元文化教育假如不是一個口號,一定是對於既有的東西有不同的看法。一元不能稱作多元,起碼要有二個以上才能稱作有比較不同面向的看法。而我所安排的各學派對空間的不同看法,也就是要訓練學生在思考同樣一個課題時能由不同的角度去看。我在課程上有做一些介紹,亦即空間的意義跟空間的文化形式之間有關聯,此意義是在這個空間生活的人,他們要各憑本事去界定到底這個空間是什麼?有了這些意義後,空間的形式會跟著出來。所以必須要具體觀察我們所住的地方、所在的學校,以及學校座落的週遭社區,大至花蓮市區,你在這生活當中,你如何藉由不同角度去感受這些空間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後從這些問題開始出發,接著觀察到底還有些什麼人與我們共存於這些空間,可以有些什麼樣不同的議題,經由觀察、民眾參與、討論等各式各樣的方式,可以讓比較多元的聲音得以呈現。

  這次最主要是有一個實際上正在發生空間改變的例子,我想藉由這個機會可以帶領大家,在各種不同的人在操作這個空間的例子時,可以具體地了解形塑空間的因素究竟有哪些?我們如何去感受、釐清這些問題?這是在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開設本課程所要達到的目的。我並不敢期望同學們上完課後就成為一名規劃設計的高手,因為這是一個長遠的養成過程,在課堂上我比較想要大家去體驗、閱讀、分析空間。

  小小結語

  我發現大部分的人都是外來人,外地人到一個新地方有一個好處,就是從一個外來者的角度看到與自己過去不同的生活空間、生活形態,透過這個差異,你往往較能敏感地察覺與過去生活的殊異性。有了這種差異的體驗,一個人的敏感度會比較高。所以我想藉由不同的課程創造出一些生活的田野,讓你們有機會進入不同的田野以擴展生活的面向。對於「空間論述與實作」課程的期許,就是希望創造一個進入田野的機會,可以讓大家去碰到較多的在地人,而這些在地人假如你只是抱持著觀光客的心態,可能只是寒喧兩句,大概很難形成夥伴關係,所以只有藉著實際上大家共同參與,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夥伴關係,才能夠比較深入地了解花蓮這塊地方。透過了解他們其實也會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經由差異中找出共鳴,然後在不同與共同之中去尋找認同。

 

 

 望文識義

  談到多元文化,許多人會聯想到 Multiculturalism 與 Pluralism 這兩個詞,不過,這兩個詞在中文翻譯皆有「多元」之意,其意義極易相混淆,以下我們拋磚引玉,嘗試個別論述其意義。

  Multiculturalism V. S. Pluralism

  Multiculturalism 多元文化論

  多元文化論從社群或某個文化族群間的差異出發,奠基於容忍與尊重差異的觀念,強調團體文化間的特殊性,並看到結構面上的不平等,希望透過批判主流文化及改革體制上的不平等,來消除弱勢族群的不利因素或針對其所形成的刻板印象。與現代社會中文化統一和文化普遍化的趨勢相反,多元文化論者贊成提倡文化的多樣性並設法加以保護。同時這種理論也注意少數民族文化與主流文化間存在著不平等的關係。因此多元文化論者訴求的是,不同的族群與文化無論在私領域或是公領域,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與權利並獲致其主體性,使其既有文化得以延續而非被排除於主流文化之外而逐漸消失。此外,社會原本就是性別、族群與階級的壓迫交互影響所形成的社會結構,應該將三者看成是互相影響的力量,不能只是片面化約強調其中之一影響,或僅歸因於個人因素。在教育上要教導學生探究權力關係,並思索如何能積極去抗拒壓迫性結構,進而為追求社會正義而努力。

  Pluralism 多元論

  多元論從個人的差異性出發,接受差異和多樣性的觀念,焦點放在所有不同文化「承載者」的「多元」面貌,強調文化中的情境性及多重性。雖然強調個別差異,但強調只有在「私人」領域中可以保持或容忍個別或社群的差異性;但在「公共」的政治領域中,則應去除各種差異身份,一視同仁的公平對待。但所謂在公共領域是使用共同的或所謂平等的語言與價值標準,其可能的結果卻是排除或貶抑非主流團體的特質;因為權力競爭的優勢地位,往往會讓主流族群的經驗與價值,成為所謂的共同標準。在教育上,鼓勵學生多元學習,放棄偏見,學習來自相異族群階層的知識與價值;但一味地強調「差異」,不代表就能挑戰或顛覆主流支配性權力結構與論述,若僅擁抱且片面強調奇風異俗的結果,將只是學習知道有各式各樣的異文化表象存在,無助於改變權力運作的現狀,會將弱勢族群之異文化工具化而進一步捍衛既存的權力結構。

參考資料: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 2001 )。多元文化教育。臺北縣蘆洲市:空大。

周業謙、周光淦(譯)( 1999 )。戴維.賈里、朱莉亞.賈里著。社會學辭典。臺北市:貓頭鷹。

 

 

  你來我網

  你來我網紀錄著多元所關心的活動主題,裡頭有關心多元文化教育者最 hot 的活動喔!我們將會收集近期與多元文化教育相關的活動訊息,提供給對多元文化教育有興趣的朋友一個獲取資訊的管道;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會將多元所舉辦的活動放在此一專欄,跟想要瞭解多元所、關心多元所的朋友們分享!

  (一)所內活動

  多元所於 92 學年度,舉辦兩場大型活動。

  1. 敘事研究工作坊

  92 年 10 月 4 日 、 5 日,多元所在花蓮高中舉辦為期兩天的「敘事研究工作坊」;邀請 范信賢 老師、 成虹飛 教授、 倪美貞 老師、 郭淑惠 老師、 廉兮 教授、 傅從年 老師、 高敬文 教授、 賴誠斌 老師、美濃愛鄉協進會與旗美社大的成員、 劉美慧 教授、 蕭昭 君教授、 王采薇 教授等人參與本次活動。本次活動的目的,主要是提供與會者對於敘事研究理論位置的理解以及和敘事研究者對談的機會,並提供與會者從不同的路徑理解教育工作意義的可能。此次活動在所上成員的積極籌劃以及所外人士的熱烈參與下,圓滿落幕!

  2. 教育論壇東區座談會-「不要讓我成為教改的孤兒---照顧弱勢學生,維護社會公義」

  本次論壇由教育部主辦、多元所承辦,並結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教學計劃中的「多元文化-族群、性別與階級」,以「不要讓我成為教改的孤兒 --- 照顧弱勢學生,維護社會公義」為主題,探討教育階層化等議題。本次論壇的主要目的是透過與會學者、教育工作者、行政人員以及關心此項議題人士的參與、對話,匯聚各界意見,作為決策單位的依據;並藉由對話的過程,瞭解教育現場的困境與改變的可能性,並期待透過增能的過程改變現況,將教育落實在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準上。本次活動於 92 年 11 月 26 日 在花蓮師院五守樓五樓的會議廳舉行,由 夏林清 教授、 廉兮 教授、陳一隆講師、 張建成 教授、張志明局長、陳明珠校長等人擔任論壇的引言人,林坤燦副校長、劉美慧所長擔任論壇的主持人。

  (二)所外活動

  1.女書店第三屆「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系列講座」將於7月13日至8月14日隆重登場,本年度的講座除了延續去年的十堂超級有料的女性主義課程之外,特別加演10+1特別場,邀請名師為您講授今夏最in的男性研究!活動網頁及報名表: http://www.fembooks.com.tw/news

  2.【研習活動】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先導型計劃,九十三年度聯合成果研討會,於7月14日至7月16日在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行,相關議程與內容於 http://hss.edu.tw

  3.第二屆亞洲性教育研討會將於2004年8月21至23日於樹德科技大學展開 ,敬請期待 http://www.2ndsex.stu.edu.tw/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花師多元所製作 編輯群: 李雪菱   張珊菀 曾詩蘋 陳碧虹 

網址:http://www.nhlue.edu.tw/%7Egimewww/ 電子信箱: gimewww@mail.nhlue.edu.tw

地址:花蓮市華西路 123 號    電話: (03) 8227106 #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