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教學計劃表

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多元所碩士班

科目名稱:民族誌閱讀與寫作       授課教師: 廉 兮

開課系別、班級: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電話:03-8227106~1828

開課時數:3小時 (週18:00~21:00    地點:多元所            

  

課程目標

 

本科目課程在於培養研究生具備對民族誌研究(ethnography inquiry)的歷史背景及演變、理論架構、研究方法議題、以及研究結果的書寫有全觀與深入的理解。對於準備以質性研究的民族誌田野調查為論文研究法的同學,本課程提供在教育場域中進行民族誌研究的理論、議題、與實作的相互辨證的學習機會。

 

上課方式

 

課堂講授、學生帶領議題討論、田野研究報告分析及寫作。

 

 

教學評量

 

 

一、   課堂參與

同學們透過課堂討論、分享彼此對民族誌的理解而獲致新的領悟是這門課的重要學習方式。個別同學課前的充分準備指定閱讀以及課堂上的積極參與討論為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二、   帶領民族誌議題討論

帶領討論的學生須準備課題講義。學生應力求展現對作者論點之瞭解與將之應用於教育現場的理解。評量標準:觀念清晰表達及呈現方式、深度與課程的整合度、課題講義、時間掌握與同學的參與度。

 

三、               民族誌論文分析報告

每位同學自己選擇一個田野研究報告,根據課堂呈現之議題作深入分析。

 

四、               民族誌田野計劃一篇

與課同學在本學期課程進行中將有數次機會(暫定四次)以口頭與書面方式和班上同學分享與討論個人論文研究寫作進度。這份報告必須複製數份給你的同學﹐作為討論及檢視相關議題的素材。同學亦須互相提出建議(每位同學的質問與具體建議都將列入課堂參與成績)。此項作業如不符合課堂同學能力與研究時間表,將因個人需要做適度修正

可能的項目如下(每個同學進度不必然一致):

1.      一個對你田野研究的簡要報告:陳述你的主題、清楚地描述你將進行研究的場域、進行田野研究的方式(譬如觀察訪談等);陳述你選擇此一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以及你在其中與被研究者的關係。你必須解釋在進行這個田野研究之前﹐對這個主題所具有的理論或實際參與觀察的先備知識。

2.      田野筆記:在田野筆記中,深度描述場景、人物對話、參與者的性格特色、身份認同與權力結構關係等描述皆屬必要。

3.      訪談錄音逐字稿分析與議題呈現。

4.      總報告:在這個研究報告中﹐你必須嘗試論述你在田野研究中逐漸形成的想法與相關議題的探討;它可以從你的田野資料中匯整而來。這份報告必須複製數份給你的小組成員,作為討論及檢視相關議題的素材。

 

       

課程規劃 (視學習狀況作適度修正)

 

一、 源起與流變 (A historitical review of the discipline: From early ethnography to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Vidich, A. & Lyman, S. M. (2000). Qualitative methods: Their history in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In N. Denzin and Y.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37-84).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Janesick, V. J. (1991). Ethnographic inquiry: Understanding culture and experience. In E.C. Short (Ed.) Forms of curriculum inquiry. (pp. 101-120).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Martyn Hammersley1992.What’s wrong with ethnographyLondonRoutledge.

 

二、 理論視野 (Theoritical framworks)

 

1. 批判民族誌研究 (Critical ethnography)

Phil Francis Carspecken1995.Critical Ethnography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Kincheloe, J. (1991) Teachers as researchers: Qualitative inquiry as a path to empowerment.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Kincheloe, J.& Mclaren P. (2000). Rethinking critical theor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In N. Denzin and Y.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279-314).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夏林清(1996),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載於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頁99-119.

 

2. 女性主義民族誌研究 (Feminist ethnography)

Alcoff, L. and Potter, E. (eds.)1992.Feminist epistemologies. LondonRoutledge.

Skeggs, B. (2001). Feminist ethnography. In P. Atkinson, A. Coffey, S. Delmont, J. Lofland & L. Lofland, (Eds.). Handbook of ethnography (pp. 426-442).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的觀點。載於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頁7-25.

謝慧娟(1996)。女性研究者在田野:田野研究中的性別意涵。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強淑敏(1999)。我們是同性戀教師。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 建構詮釋取向的民族誌 (Constructivist, interpretivist approach)

Denzin, N. (1989). Interpretative interaction. 張君玫譯(1999)。解釋性互動論。台北:弘智。

 

4. 敘事與自傳民族誌 (Narrative inquiry and Autoethnograpgy)

Ellis, C & Bochner, A. p. (2000). Autoethnography, personal narrative, reflexivity: Researcher as subject. In In N. Denzin and Y.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733-768).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Connelly, F.M. & Clandinn, D. J. (1991). Narrative inquiry: Storied Experience. In E.C. Short (Ed.) Forms of curriculum inquiry. (pp. 121-153).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曾慶台。(2001)面面俱到?處處保留?一個國小男性教師的自我述說。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王芝芝(譯,1997)。大家來作口述歷史。台北:遠流。

 

三、 成為一個質性田野研究者: 經驗、感受、與研究倫理

 

Shaffir, W. B. & Stebbins, R.A.1991)。Experiencing fieldworkan inside view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Sage.

Heshusius L. & Ballard, K. (Eds.). (1996). From positivism to interpretivism and beyond: Tales of transformation in educational social research (the mind-body connection). 

余漢儀等著(1998)。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

 

四、 寫作即是探究:再現與寫作風格

 

Richardson, L. (2000). Writing: A method of inquiry. In N. Denzin and Y.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923-948).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Van Maanen, J. (1988). Tales of the field: On writing ethnograph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n respeto (1996). Bridging the distances between culturally diverse families and schoolsan ethnographical portrait. AmericaColumbia University.

畢恆達 (2001) 參加學位論文口試有感:談論文寫作。

顧瑜君譯(1998)。質性研究寫作。台北:五南。原著Harry F. Wolcott (1990).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蔡敏玲(2001)。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與想像。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233-260

蔡敏玲(1998)。「內」「外」之間與之外的模糊地帶:在思建構論之爭議。課程教學季刊,13),81-96

蔡敏玲(1998)。教育質性研究者的負擔:連續、斷裂、涉入與逃離。發表於【一起來說故事:質化研究經驗的省思與對話】研討會。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製作中手搞)

張芬芬(民80)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注意她的格式>

  鄧淑慧 (民82)學校圍牆外的教室 礁溪鄉桂村中「安親班」之教育人類學民族誌報告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舜惠 (民83)一個國民中學學生行為管理制度的民族誌研究。

    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